第476集:凑钱风波
菊院归心
陈远捏着牙行伙计递来的纸条,指腹反复摩挲着“纹银三十五两”那行墨迹,喉结不自觉地滚了滚。秋阳透过镖局的木窗,在他脚边投下细碎的光斑,可他心里却像压了块凉石头——方才回屋翻了藏在床板下的木匣,铜板和碎银加起来不过二十五两,离三十五两的总价,还差整整十两。
十两银子,对寻常人家不是小数目。若是省吃俭用,够一家三口嚼用小半年;若是换些布料,能给柳如氏做两身体面的新衣裳;若是用来买种子,能种上半亩好田。陈远指尖敲了敲桌沿,第一个念头便是找掌柜的预支工钱。上次押镖去江南,工钱还没结,加上这个月的例钱,凑凑该能补上缺口。可刚起身要去前堂,脚步又顿住了。
昨天傍晚他路过掌柜的屋,听见里头正跟账房先生商量事,说要往南方增开两个镖点,车马、伙计的食宿、还有跟当地商号的打点,处处都要花钱。镖局正是用钱紧的时候,自己这时候开口预支,不是给掌柜的添堵吗?陈远皱着眉坐回凳上,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腰间的镖囊,里头的飞刀沉甸甸的,倒让他想起了李虎。
李虎是镖局里的老伙计,比陈远大五岁,为人豪爽,家里有几亩薄田,手头还算宽裕。上次陈远发烧,还是李虎连夜去镇上请的大夫。“要不,找李虎大哥借借?”陈远心里琢磨着,等下次押镖结了钱,再连本带利还上,应该不算麻烦。这么一想,心里的石头才算轻了些。
天擦黑时,陈远揣着那二十五两银子回了家。柳如氏正站在灶台边忙活,见他进门,赶紧擦了擦手迎上来:“今天怎么回来得晚了?我炖了红薯粥,还热着呢。”她身上系着靛蓝的布围裙,鬓边别着朵晒干的野菊,是前几天去后山摘的,衬得眉眼格外柔和。
陈远把银子放在桌上,叹了口气:“牙行那边问过了,要三十五两,咱们还差十两。”柳如氏盛粥的手顿了顿,随即把粥碗递到他手里,轻声说:“别急,总能想到办法的。”
两人坐在小桌边喝粥,红薯的甜香飘在屋里,可陈远却没什么胃口。他把想找李虎借钱的念头说了,柳如氏却摇了摇头:“别去麻烦李大哥了,他家里孩子多,开销也大。”她说着放下粥碗,转身走到墙角的木箱边,蹲下身翻找起来。
木箱是柳如氏的嫁妆,上面雕着简单的缠枝纹,边角已经有些磨损。她从箱底摸出一个红布包,层层打开,里面躺着一对银镯子和一支玉簪。银镯子是光面的,磨得有些发亮;玉簪是白玉的,簪头雕着朵小小的梅花,是她娘亲手给她打的陪嫁。
“这镯子和簪子,拿去当铺当了,应该能凑够十两。”柳如氏把布包递过来,声音很轻,却带着几分笃定。陈远赶紧伸手按住她的手,眼眶忽然有些发热:“这可不行!这是你娘给你的念想,怎么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