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各有收获(第2页)

 

沉吟半晌,最后道:“既如此,待为父修整几日,便动身前往洛阳吧。”

 

既然七七想去洛阳,那便去吧,他一个父亲,还不至于轻易就护不住女儿的。皇家也还不至于这么快就对女儿下手。

 

朱七七略略有些兴奋的点头。

 

说实话她真的好想看看这个时代的首都,也有普通老百姓心中的一个共同的好奇点:皇帝老儿长什么样子?

 

接下来父女两个开始说起了最近各自的成果和收获。

 

朱七七说了自己造船的成效以及这船的航海能力,又说了新打造出的武器以及性能,最后又详细说了从南洋带回来的二季稻的性能和稻田养鱼的设想及行动方针。

 

朱富贵皆大喜,这几样成果他每样都很满意。

 

首先造船,能下南洋得到二季稻就得赖与海船之便,南洋能有此优良稻种,说不得还有其他宝物,必须继续探索。

 

其次便是武器,七七打造的武器如此优良,朱富贵首先想到的就是上交国家,如此一来,国家军队在对外作战上岂不往无不利?

 

然后就是稻田及养鱼,不管什么时候,田地增收都是一件喜事,更何况是这种不亚于两三倍增收的事呢?这可是功在当代的大喜事啊。

 

朱富贵只觉得身心舒畅,恨不得插上翅膀去洛阳告诉皇帝这几件喜事。

 

而朱富贵派商队去往西域,其实并没有深入太多,但是也带回来了很不错的成果。

 

首先,他们换来了西域的美酒布匹和皮毛这些常规商品,还带回来了两个让朱七七喜出望外的东西,那就是棉花和芝麻。

 

朱富贵的另一番操作让朱七七十分服气,那就是他不光带回来了东西,还带回来了人才。

 

原来朱富贵此行是和冷大一起出发的,朱富贵到了凉州便停了下来就地交易,凉州也有朱氏商行。

 

而冷大则带着一队人马继续深入西域。

 

出发前朱富贵便吩咐过冷大,除了朱七七说的棉花外,其他的东西多多益善,另外,中原人定然不知道怎么用棉花,切记带回几个精通此道的当地人回来。

于是冷大不负众望的成功带回了棉花,还机缘巧合的买下了一家四口,这四口人皆是奴隶,却属于奴隶中混的稍微好一点的那种。

 

男的擅长做葡萄干等各种果干,带着儿子在奴隶主的葡萄园劳作,女的和女儿皆会纺织棉花,也会纺织羊毛。而一家四口皆会种植棉花和芝麻。

 

但这一家子得罪了人,要被打死,冷大就让手底下的人假装看上了这家的女儿,顺道用一块茶饼一匹布把一家四口都买下了。

 

奴隶不值钱,而茶和绸布对他们来说却是中原来的抢手货。这个奴隶主很爽快的就把这一家四口出手了。

 

买下这一家人后,冷大给这家夫妇两个捯饬了捯饬,假扮成小富之家,然后让这两口子去买回了几台纺织机和一些种子。之后便连夜动身返回中原,毕竟此行最大的目的已经得到了,还是尽早返回的好,迟则生变。

 

冷大和朱富贵的人马在凉州汇合后,一起返回中原,之后冷大带着那一家四口去往新昌安顿,朱富贵则快马加鞭赶来永嘉郡见女儿。

 

朱七七大喜过望,并为自己老爸和冷大叔的机智点赞。

 

接连都是让人开心的事,一时间房屋里欢声笑语不断。

 

石建在朱家吃过早饭,又被安排着小眯了一觉,到中午时收到了朱富贵写好的回信,便立刻推辞了朱富贵的挽留,拜别朱家父女,骑马而去。

 

得知朱家父女修整几日后就要启程北上,沈浪再次沉思良久。

 

最近这几天他时常沉思,有一些话他一直想要问,却不知怎么开口才最合适。

 

可每当看到朱七七后,所有的沉思又都抛到了脑后。

 

沈浪掏出一直放在怀中的蝴蝶钗轻叹。

 

这几天,他也一直想把钗子还回去,但却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总是没有合适的机会。

 

正沉思着,余光看到了有人影,未及细想,钗子已经被收回了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