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墨家,活了(第2页)

 孔子就算对其他的学说不满意,但也不否认儒家本身也是有缺陷的。 

 比如法家依法治国的说法。 

 孔子会认为单纯地依靠制度只能够是“民免而无耻”。 

 也就是说,培养出一大批时刻都在惦记着的贼,时刻都在想着犯罪却不敢犯罪的人。 

 但有禁止就会有犯禁,而且越是禁止就越有人想去触碰。\t*i^a\n*l,a,i.s,k/.?c.o?m¢ 

 像是肉包子打狗一样,说是教唆犯罪也不为过,因此,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派坚决反对法家的理论,认为那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根本不适合用来治理国家。 

 而儒家也有自己弊端。 

 比如说孔子的学生宰予,就反对三年之丧,孔子知道之后非常生气。 

 特地去找宰予,一脸痛惜:“父母去世不到三年,你就吃细粮穿丝绸心里会好过吗?” 

 他想要用这个问题唤起宰予的良知。 

 可宰予一脸坦然地说:“好过啊!” 

 结果呢,孔子有办法处理这样的事吗? 

 事实上,孔子毫无办法,只能够气呼呼地说:“既然如此,那你就这样做吧。” 

 孔子的道德主张其实连自己的学生都治不了,就更不用说约束天下人了。 

 可这影响孔子是圣人了吗? 

 并不影响,因为儒家的优点也是每个人能看到的。 

 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促进国家统一和团结?等。 

 儒家思想对这几点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法家也是,虽然能富国强兵,但却缺乏仁爱,也没耽误国家依法治国。 

 如今墨家面对的问题也是如此。 

 既然都是有优点有缺点,那么就放大优点,缩小缺点。 

 思想有问题,咱们就不提思想的事。 

 在制造和研发上面,整个大秦没有比墨家更擅长了。 

 既然如此,就依靠这一点,让全天下人体验到墨家带来的好处。 

 从此,天下人便离不开墨家。 

 如此,墨家出路成矣! 

 孟巧儿脑中不断闪过各种想法,眼神越来越亮。 

 脸色都比刚才要红润了许多。 

 嬴启见她这种状态,明白这是想通了。 

 喝口酒,吃口水果,静静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