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宁折不弯,敲登闻鼓(第2页)

 皇后娘娘想到这里,立刻叫来心腹低声耳语了几句。 

 与此同时,敲登闻鼓的书生已经被带到了一旁行刑。 

 板子打下来的那一下,他视死如归,即便是疼入骨髓也没有叫喊出声。o|u如&¨文*#a网ˉ !/最?e新|}-章§??节£3>更|-新u快}? 

 “行刑的可是禁军,那一板子下去能要半条命!他竟然一声不哼,可见是条汉子!” 

 “听说是要状告官员收受贿赂,叫别人顶替了他的名次......” 

 “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光宗耀祖,鱼跃龙门。换做是我,被人替了我也不甘心!” 

 在一旁看热闹的围观群众又惊又怕,却也对他充满了敬意。 

 十个板子下去,书生的后背已经隐隐有血渍渗出,看起来十分可怖。 

 可见禁军丝毫没有因为他是书生就心慈手软。 

 书生额头上布满了汗珠,一张脸因为疼痛变得煞白如雪,任谁见了这一幕都要撇开头不忍心看。 

 “尹兄,你这是何苦!”城门外,一个同样做书生装扮的年轻男子见到他的惨状,急得双眼通红。 

 他亦是落榜的举子之一,在徽州颇有才名。 

 揭榜那日,他们满怀信心的去看榜,却发现上面没有自己的名字,都露出了错愕的表情。起初,他们还以为是发挥得不好,没能入了考官们的眼这才落榜。 

 可越往下看越觉得不对劲。 

 凭什么那些整日花天酒地的人能上榜,他们却落榜?而且,和他有着相同遭遇的人还不少。 

 他们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穷苦出身,没能投一个好胎。 

 于是,几人商量之下,便开始搜集证据。那些人平时都去了哪里,见了什么人,看了什么书,写过什么文章,笔迹如何。 

 这些通通都有迹可循。 

 毕竟,为了春闱大多数举子都会提前一年半载到京都,一来是适应新环境,二来京都人才济济,方便互相切磋,共同进步。还有一些会钻营的会拿着写好的文章四处拜师,若能入了某位官员的眼,得到一些指点,便能受益匪浅。 

 半年时间,足够留下不少线索。 

 举子们经常去的地方,无非就是各种诗会和各大茶楼酒肆。那里消息最为灵通,偶尔还会举办一些赛事。但凡有点真材实料的都能通过这些赛事崭露头角,为人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