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不太聪明的样子(第2页)
落款,是一个谢字。
姜弥翻来覆去研究了好几遍,最终认定这消息是传给宋凛的。
宋凛下衙回到府里,姜弥就把字条交到了他手里。
“哪里来的?”
“有人裹了石头,从外面扔进来的。”姜弥支着脑袋道。
宋凛瞅了一眼,将字条揉成一团丢进了笔洗里。??咸|鱼§看1{书%&网? ¥%无?=#错-`内±&容°“不用理会。”
“不去赴约,没关系吗?”姜弥问道。
“你觉得,这字条是谁送进来的?”宋凛反问了一句。
姜弥想了想,答道:“落款的谢字,莫非是镇国公府?”
说完,姜弥又把自己的答案给否了。“不对!以镇国公府的地位,想要约见你直接派人登门说一声即可,应该不会用这么不入流的手段。”
宋凛颔首,看向姜弥的眼眸满是欣慰。“接着往下说。”
“不是镇国公府,却能用谢字代替身份的就只有东宫那位......”姜弥拿了一个梨,咔嚓咬了一大口。“东宫怕担上结党营私的罪名,一直都是私下里联络......”
“这种传递消息的法子看似没什么问题,但却显得太过刻意。”一通分析下来,姜弥得出一个结论。“这字条是有人故意模仿东宫的口气,目的在引你去醉江南?”
“不错。”宋凛眼底的欣赏更甚。“换做是别人,看到字条后后续就欣然赴约了。”
“看来这背后之人脑子不太好使。”姜弥评价道。“莫不是把旁人都当傻子?”
“应该是没辙了,所以才用这种法子试探。”宋凛足够谨慎才走到今天,但凡他对太子少一分了解,怕是真就中了别人的圈套。
太子被幽禁东宫,这是帝王秘密下的一道旨意。当时,他就在御书房。
这个敏感时期,最稳妥的做法就是切断与外界的联系,避免无端的揣测。而后静待时机,找合适的机会东山再起。
东宫属臣并非全是酒囊饭袋,他能想到的他们自然也能想到。
所以,绝不会在这个时候私下联络。
因此,这字条就成了最大的破绽。若是找人传话,可信度更高,说不定
他还真就去赴约了。可偏偏却留下字条这么明显的证据,只能说背后之人对时局的变化,敏锐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