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国丧(第2页)
剩下的人也好办,潜邸人的位份不宜太低。
不受宠的例如珂里叶特氏、陈氏就封个贵人。思索片刻后,弘历首接取了她们两个人名字里的字,当了封号,一个海贵人,一个婉贵人。·看¢书\屋~小-说_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黄格格和金格格,这两个人名字加在一起倒是有趣,而且...他自认为对金格格有亏欠,便都给了个嫔位。
至于早逝的富察格格,弘历可怜她红颜薄命,早逝未及见自己登基,又生育皇长子永璜,首接追封为哲妃,这样既能安抚富察氏旁支,亦填补长子生母的名分空缺。
又因为有孩子的富察格格定了哲妃,那同样生育了三阿哥的苏格格,就一样要封妃,最后弘历给她定了“纯”字为封号。
最让弘历纠结的,还是高氏和讷柔这两个侧福晋了。
他思来想去,都没决定是封两个贵妃好,还是封两个妃好。
是的,经过讷柔的努力和高氏的作死,乾隆登基之后,己经将她们两个放在同一起跑线上了,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论家世,一个包衣高官,一个满洲老姓中层贵族,算高氏险胜。
论恩宠,喜新念旧的弘历决定不了,但由于高氏跟着她也有快十年,讷柔才一年,高氏也算险胜。
但讷柔养着大阿哥,而且人品和举止都贤淑有礼,后院里人缘不错,至少富察氏就颇为欣赏讷柔。她又在苗疆之事上发挥了这么大的作用,让她的位份低于高氏,弘历也做不出来这种事。
最重要的,还是讷柔是被雍正册封的第一侧福晋,“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才三天呢。
所以两人的位份,肯定要同一水平,才能过心里这个坎,也不至于招来非议。
只是,两个贵妃的话,宫中高位就彻底满了,后头的人便封无可封。但若只是封妃,弘历又觉得,好像有些委屈了自己的心肝高氏。
弘历纠结,却不能去问任何人。问太后,肯定是一顿数落,说高氏的不是;问皇后,估计也是拐弯抹角地表达不满,他实在想不出个妥善的法子,只能自己关着门琢磨,顺带拖延了其他人的册封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