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总是要往后排一排的(第3页)

 “可根据实际情况,相机发动有限度之攻势,袭

扰疲惫敌人即可。” 

 “但,绝不可擅自发动全面反攻,以免陷入被动。” 

 最后,他提到了那个最敏感的话题: 

 “关于对八路军……” 

 他似乎沉吟了片刻,像是在斟酌词句,实则早己成竹在胸。 

 “……可先发电嘉奖李云龙及其所部,褒奖其收复太原之功。” 

 “并……勉励其务必坚守太原,再接再厉,为党国分忧,为抗战大业,尽量吸引并消耗华北日寇之主力。” 

 “至于……具体的援助与军事策应……” 

 他再次顿了顿,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待后续战局明朗,再行议定。”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西平八稳。 

 既肯定了八路军的赫赫战功,满足了全国人民的期待,又巧妙地压下了立即反攻的冲动。 

 更重要的是,没有给出任何实质性的支持承诺。 

 “从长计议”、“容后再议”,这些字眼背后,是拖延,是观望,是深藏的算计! 

 而那句“勉励其坚守太原,吸引并消耗日寇主力”,更是字字诛心! 

 这无异于将刚刚浴血奋战、夺下太原的八路军,首接推到了日军必然疯狂反扑的最前沿! 

 让他们去承受最大的压力和牺牲! 

 山城方面的算盘,打得噼啪作响,不可谓不精明! 

 他们乐于看到八路军这颗“钉子”深深楔入华北,与日寇在太原这片焦土上反复拉锯! 

 最好是两败俱伤,元气大损。 

 如此,他们便可安坐后方,积蓄实力,坐收渔翁之利。 

 至于那曾经高喊的民族大义,统一战线? 

 在诡谲复杂的政治博弈和冰冷的权力斗争面前; 

 似乎,总是要往后排一排的。 

 会议室内的灯光依旧明亮,却照不透某些人心中的阴霾与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