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上交缴获,百倍返回越岭惊鸿
第615章 曙光工程(第2页)
将发现了制造一种制造和平子弹的可行性方案”,以及建造发电厂、冶炼厂、浓缩工厂这三大核心工程的必要性,向上级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电话那头的上级,在听完李云龙的汇报后,陷入了长达数分钟的、令人窒息的沉默。,精¢武.暁?税-蛧′ !首.发\
他虽然对“气体扩散法”这些专业名词感到陌生,但他凭借着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对工业建设的深刻理解。
立刻敏锐地意识到,李云龙所说的这三项工程——巨大的能源支持、特殊的材料冶炼、以及神秘的“和平原料”获取——
这不正是发展一个国家最顶尖的重工业,特别是尖端军事工业的核心基础吗?!
这三项工程,如果真的能够建成,其意义,将远远不止于制造出一两件所谓的“终极武器”!
它将为我们这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奠定下迈向现代化工业强国的、最坚实的第一块基石!
“李云龙!”
“你确定,只要完成了这三项工程,就……就能制造那种‘原子武器’?”
“这些都是基础,我不敢保证能一定能造出来,但如果没有这些,肯定造不出来!”李云龙斩钉截铁地回答。
“好!好!好!”
电话那头,充满了无尽激动和决断的声音!
他立刻将此事,向上级和其他领导进行了紧急汇报。
上级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眼中爆发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亮的光芒!
他当机立断,下达了自抗战以来,最高级别的、也是最机密的战略决策!
“立刻!命令李云龙,不惜一切代价,在最隐蔽、最安全的区域,秘密启动这项工程!”
“这个工程,就命名为——‘曙光’”
“寓意着,它将为我们带来第一缕曙光!”
那么,这个关系到民族未来的“曙光工程”基地,到底该建在哪里呢?
众人也开始纷纷讨论。
太原?
不行!
太原虽然是山西的中心,工业基础相对较好,但目标太大,处于平原地区,无险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