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游击神炮败喀秋莎(第3页)

 首接在边境进行远程试射。 

 对比测试很简单:在相同的距离上,对同一个目标区域进行一次火力覆盖,然后立刻转移阵地。 

 “喀秋莎”率先开始。 

 北方边境。 

 巨大的卡车在阵地上停稳,调整方向,然后,十六枚火箭弹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呼啸而出,将远处的靶区覆盖。 

 紧接着,卡车立刻发动,转移阵地。 

 整个过程,用时三分二十秒。 

 这个速度己经可以说很不错了。 

 三分钟打完就撤,地方估计才刚反应过来。 

 轮到八路军了。 

 太原城外。 

 只见十几个战士,扛着拆解开的107毫米火箭炮部件和炮弹,如同猿猴般,迅速地从各个方向,奔向了预设的发射阵地。 

 不到一分钟,十二门单管或多管的火箭炮,便在各个意想不到的位置,架设完毕! 

 随着一声令下,上百枚火箭弹,从西面八方,以不同的角度,对目标区域进行了更加密集、更加立体的饱和式打击! 

 打击结束,战士们立刻将炮拆解,扛起来就跑,不到三十秒,便消失在了众人的视野之中! 

 整个过程,从进入阵地到撤离,用时不到两分钟! 

 朱可夫看着秒表上那刺眼的数字,再看了看那片被炸得更加彻底的靶区,彻底沉默了。 

 他终于明白了。 

 “喀秋莎”的机动,是基于卡车的机动,目标大,容易被敌方炮火反制。 

 而这种107毫米火箭炮的机动,是基于“人”的机动! 

 它可以被拆解,由步兵携带,出现在任何卡车到不了的地方——山顶、丛林、甚至是城市的废墟里! 

 它的生存能力和战术灵活性,比“喀秋莎”强了不止一个量级! 

 朱可夫的脸色己经变得无比严肃,甚至有些苍白。 

 他们之前对中国人的评估,错得离谱! 

 他们不仅拥有高端的自动化生产线,还拥有这种将“实用主义”发挥到极致的、堪称艺术品的“魔鬼兵器”! 

 他深吸一口气,掐灭了烟,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沉声发问。 

 “李司令员,你们的坦克……在哪个车间?” 

 他决定,要立刻看到最关键、也是他此行最终极的目标! 

 他必须知道,华夏人的上限,到底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