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儒林卫(第2页)

 

这个承诺,是任何一个南宗子弟,都无法抗拒的阳谋!

 

于是,他们来了。带着二百五十年的不甘,带着重振宗族荣耀的无上渴望,成为了皇帝手中,那柄最“神圣”,也最冷酷的……圣人之剑。

 

---------------

 

这支军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安置那些愿意为新帝国而战的豪强、勋贵、士大夫子弟。

 

朱由检深知,这些人的野心、能力和家族势力,是一把最锋利的双刃剑。他们是地方上对抗皇权、兼并土地、阻碍新政的顽固堡垒;可一旦旧有的秩序被打破,他们那无处安放的野心和对荣耀的渴望,若是引导得当,便能化为新帝国最忠诚、也最强大的基石。

 

他要做的,不是消灭他们,而是将那些愿意死节的家族吸纳进自己亲手设计的全新体系之中。

 

它的构成与军事体系,完全独立于神武军和淮右忠义军,自成一派,充满了皇帝本人那融合了“学宫”与“军制”的独特意志。

 

其一,为阶层体系。

 

儒林卫完全抛弃了“总兵、参将、游击”等常规军衔,采用了一套独创的、以古代学宫官职为蓝本的阶层。

 

最高领袖,为“山长”。 由皇帝朱由检本人亲自担任,是儒林卫唯一的、不容置疑的最高导师。

 

 

首席副官,为“大祭酒”。 此职位由南宗家主孔贞运担任。只有圣人之后,才能为这支“儒家之师”注入最正统的“道统”。

 

高级将领,为“博士”。 非有不世之功不可授。可统帅三千人的“学团”,为方面大将,孔兴燮、孔兴满、孔彦泾皆为此列,他们也都是以死殉国的孔家人。

 

中层将领,为“祭酒”。 由战功卓着的军官晋升。可统帅千人规模的“斋”,为军中骨干。

 

基层军官,为“学正”。 统领百人规模的“舍”,是儒林卫最基础的战术单位指挥官。

 

正式成员,为“学士甲士”。 皆为通过考验的“入室弟子”,是构成儒林卫战斗力的基石。

 

其二,为晋升规则。

 

这套体系的核心,是一座为所有野心家搭建的、通往权力巅峰的“入仕之梯”。

 

初始职衔,以“贡献”定高低。 朱由检冷酷地将荣耀与地位,进行了明码标价。凡家世清白、粗通文墨的士绅、勋贵贵族子弟,欲入儒林卫,需向“内帑”捐献巨额财富或物资。贡献卓着者,可直授“学正”之位,这是金钱和家世所能买到的最高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