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只诛首恶,但余者活罪难逃(第2页)

 

“山长,学生有惑,恳请山长解之。”

 

“讲。”朱由检的目光,转向了这位圣人之后。

 

孔贞运缓缓说道:“学生敢问山长,我等此番兴兵,为的是‘勘定叛乱’,还是‘尽屠江南’?”

 

“有何区别?”朱由检反问道。

 

“区别在于,前者,是为‘治病’;后者,是为‘杀人’。”孔贞运的声音,平静而有力,“陛下,城中十余万叛军,真正冥顽不灵、罪在不赦的首恶,不过沈逸及其党羽千人。其余者,大多是为势所逼、为言所惑的无知之民。若不加分辨,尽数屠之,我等与那沈逸,又有何异?此非圣王中兴之举,乃是暴君泄愤之行。如此,虽能得一座空城,却将尽失天下之心。”

 

他再次躬身:“圣王之剑,当有分辨。剑刃,当斩向罪魁祸首;而剑鞘,则应容纳无辜的胁从。以雷霆手段,诛杀首恶;以浩荡皇恩,赦免胁从。如此,方能让城内之人,自相攻伐,为我王师,打开城门。这,才是真正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番话,让帐内所有将领,都陷入了沉思。

 
 

朱由检看着眼前这位面容清瘦、眼神却无比坚定的南宗家主,许久,他那冰冷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一丝笑意。他知道,孔贞运说得对。他并非被“仁慈”所打动,而是被这套方案的“高效”和“攻心为上”的内核所吸引。

 

这比单纯的屠城,是更高明的统治艺术。

 

“好。”朱由检点了点头,“就依大祭酒所言。”

 

他当场废除了之前的“屠城令”,并亲自口述了一道全新的“最后通牒”,命人连夜用绑着白布的箭矢,射入苏州城。

 

通牒的内容,很简单,却也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