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王师东渡·中线(桂王篇)(第3页)


 终于,在连续十数次的撞击之后,城门,轰然倒塌!


 “军团!前进!”


 早已等候在城门前的帝国军团步兵们,收起了头顶的盾牌,重新组成紧密的攻击方阵,口中呼着沉重的号子,如同一股黑色的潮水,向着那洞开的城门口,涌了进去!


 城门之后,是数百名手持长矛的朝鲜督战队,他们试图做最后的抵抗。


 但迎接他们的,是明军毫不留情的标枪投掷!


 “投!”


 数百支短小而致命的标枪,从军团步兵的方阵中,呼啸而出,瞬间便将那本就混乱的督战队,撕得粉碎!


 随即,黑色的钢铁洪流,涌入了城内。


 城墙之上,眼看着大势已去,一部分不愿为后金卖命、也早已被那份《告海州军民书》所动摇的朝鲜军官,终于爆发了。


 “弟兄们!不能再给这些奸臣当炮灰了!”一名军官怒吼着,拔刀砍向了还在声嘶力竭地督战的主将,“杀了他!开城门!迎王师!”


 哗变,如同瘟疫般,在城墙之上蔓延开来。


 片刻之后,海州城的数座城门,被从内部,缓缓打开。


 桂王朱常瀛,兵不血刃,最终,还是以一种“和平”的方式,占领了这座黄海道的首府。


 他进入城市之后,第一道命令,是严明军纪,安抚百姓,将所有哗变投降的朝鲜军官,尽数赦免。第二道命令,是开仓放粮,赈济城中百姓。第三道命令,则是召集城中所有士绅大族,与他们共同商议“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之事。


 他麾下的民政官吏,开始丈量田地,登记户口;工匠们,则开始帮助当地人,修复在之前战斗中被损坏的房屋与水利。


 这种“仁义之师”的姿态,与之前后金军的残暴,以及唐王军那充满了侵略性的威压,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


 短短十日之内,整个海州,乃至黄海道大部分地区的人心,便迅速安定了下来。当地的百姓与士绅,开始真心实意地,欢迎这支为他们带来了“秩序”与“富足”的大明王师。


 朱常瀛站在海州城的城楼上,望着城中那渐渐恢复了生机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深思熟虑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