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关门打狗?(一)(第2页)


 他知道,曹化淳口中的“客人”,便是那位由昭显世子,派来京师的密使“朴先生”。在“万国来朝”大典之后,这位密使,便被东厂,以最周密的方式,“保护”了起来。而他存在的唯一目的,便是等待并传递,来自朝鲜朝堂的、最核心的情报。


 朱由检接过竹筒,取出了那张小小的、写满了密语的丝绸。


 这,正是那位朝鲜密使,冒着生命危险,从汉城,传递出来的、最新的消息。


 丝绸之上,记录了两份情报。


 第一份,是朝鲜朝堂,在巨大的恐慌之下,最终,向后金发出的那份“求援国书”的全文。


 当朱由检,看到信中,那些“倾国之力”、“天兵十数万”等充满了恐惧与夸张的言辞时,他发出一声轻蔑的冷笑。


 他将这份朝鲜国书,随手扔到了一旁,随即,打开了另一个、由曹化淳,从那名“后金内奸”的秘密渠道,所呈上来的竹筒。


 竹筒内,只有一张小小的、写满了密语的丝绸。


 这,正是那位于盛京的、身负血海深仇的贝勒,冒着灭族风险,送出来的一份投名状!


 朱由检展开丝绸,一目十行。


 随即,他那双古井无波的眼中,第一次,爆发出了一股难以抑制的、如同见到了最完美猎物般的、兴奋的光芒!


 这份秘奏上主要说二点,


 其一,朝鲜国书,已在盛京,引起滔天巨浪。大清国君臣上下,皆被明军在朝鲜,所展现出的、闻所未闻的恐怖战力,所深深震慑。


 其二,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后金(大清)根据其探子在京师阅兵时,所观察到的“神武军”的装备细节,与此次三路明军所展现出的“超凡战力”,进行了对比,最终,得出了一个令他们自己,都感到不寒而栗的结论——


 “南朝小皇帝,已将其最为精锐、也是最为神秘的数万‘禁卫军’(即神武军),悉数,派往了朝鲜!”


 丝绸上,清晰地写着,后金的重臣范文程,在朝堂之上,对皇太极所做的判断:“陛下,明国藩王之兵,绝无此等战力。此番入朝之三路大军,必是明帝之‘神武’、‘天雄’等禁卫主力,假托藩王之名,行灭国之战!其心,必在朝鲜,其志,实在辽东!”


 这个“误判”,是致命的。


 它让皇太极,以及整个后金朝堂,都产生了一种巨大的、被逼到悬崖边上的战略危机感。他们认为,您,已经将您手中最强大的王牌,提前,打在了朝鲜的牌桌之上!


 于是,一个更为疯狂、也更符合他们赌徒性格的决策,便应运而生。


 丝绸上的最后一行字,让朱由检,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大汗已下最后决死之令:此战,非是救援,乃是决战!命睿亲王多尔衮,统帅正白、镶白二旗;命豫亲王多铎,统帅正红、镶红二旗;命肃亲王豪格,统帅正蓝旗……合八旗所有能战之精锐,并征漠南蒙古三万铁骑,共计十二万大军!不日,便将齐出盛京,直扑朝鲜,寻明军主力,进行……国运之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