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镇朔分封大典
崇祯十一年,初秋。
归化城,这座昔日蒙古土默特部的王城,如今已经彻底变了模样。残破的土墙被推倒,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更高更厚的青砖巨壁。
城内,原本低矮的帐篷与土房被尽数铲平,一条条笔直的、足以容纳八马并行的石板大道纵横交错,两侧,是无数正在拔地而起的、带有飞檐斗拱的汉式建筑。
这座城市,已经被皇帝朱由检,用他那不容置疑的意志,重新命名为——镇朔。
镇,镇压四方;朔,北方之极。其名,已将其意,昭示得淋漓尽致。
今日,这座刚刚获得新生的雄城,迎来了它建立以来,最为煊赫的一日。
城中央,一座仿照京师皇极殿形制、但更为简约粗犷的巨型高台,已经搭建完毕。高台之上,象征着天子威仪的黄罗伞盖之下,朱由检身着玄色衮龙袍,面无表情地端坐于龙椅之上。
高台之下,是数以万计、黑压压一片的明军将士与开拓贵族。他们按照军阶与爵位,排列成一个个整齐的方阵,鸦雀无声。他们的目光,越过无数飘扬的旌旗,死死地,汇聚在高台之上,那道身影之上。他们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敬畏与恐惧,只有一种近乎疯狂的、毫不掩饰的贪婪与渴望。
因为他们知道,今日,就是决定他们未来百年,乃至千年家族命运的时刻。今日,这位年轻的天子,将要把他们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战利品——一整片漠南草原,亲手,分给他们!
吉时已到,鸿胪寺卿手持圣旨,走上高台,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嘹亮的唱喏:
“镇朔分封大典——开——始——!”
没有繁文缛节,没有歌功颂德。曹化淳亲自捧着一个巨大的紫檀木托盘,缓步走上高台。托盘之上,静静地躺着的,正是那枚从察哈尔王庭缴获的、象征着蒙古最高权力的传国玉玺。
朱由检缓缓起身,在万众瞩目之下,亲手,将那枚玉玺,放入了御座之旁一个早已准备好的锦盒之中,然后,盖上盒盖,贴上封条。
这个简单的动作,却蕴含着无与伦比的政治意义。它在向整个草原,乃至整个天下宣告:自今日起,草原的旧时代,已经彻底终结。再没有什么黄金家族,再没有什么蒙古大汗。这片土地上,唯一的、至高无上的主人,只有大明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