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史墨客看历史
第26章 丝路上的商队(第2页)
陈子龙闻言,却只是笑了笑。他放下地图,走到帐门口,看着外面那支整装待发的庞大队伍,眼中闪烁着一种充满了自信与智慧的光芒。
“正因其乱,方显我等之价值。”他缓缓说道,“若西域真是一块铁板,陛下,又何须派你我二人前来?”
“陛下要的,不是去平息这场混乱。”陈子龙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而是要我们,在这片即将烧开的滚油之中,再添上一把,足以将整个锅都彻底点燃的烈火!”
--------------------
三日后,吉时已到。
在北平王朱求桂、代国公满桂等一众漠南新贵的亲自欢送之下,大明通商使团,正式开拔。
他们的第一站,并非直指遥远的西域,而是在帝国的疆域之内,沿着那条由无数开拓奴军的白骨与汗水铺就的、崭新的镇北大道,一路向西。
他们经过了北平王那座初具规模的平北城,看到了城外一望无际的巨大牧场,以及高炉中冒出的滚滚黑烟。
他们经过了代国公的云中城,看到了无数被新法令束缚的蒙古牧民,正在汉人官吏的监督下,学习着开垦田地,种植燕麦。
他们经过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由开拓贵族们建立的坞堡与商站。这些新建的定居点,如同一颗颗被深埋入草原肌体之中的钉子,正在贪婪地,汲取着这片土地的养分,并将其牢牢地变成大明帝国永不磨灭的印记。
陈子龙看着眼前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心中感慨万千。仅仅数年之间,那位年轻的天子,便用最酷烈的手段,将一片蛮荒之地,彻底纳入了文明的版图。而他,陈子龙,也从一个只会空谈义理的江南士子,变成了这场伟大变革的亲历者与执行者。
他的目光,变得愈发坚定。
半月之后,商队抵达了帝国在北疆最西端的军事重镇——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