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史墨客看历史
第13章 蛟龙出海,风起东南
一封由郑森亲笔书写,再由太子朱慈烺用东宫大印的密信,被装在一个防水的蜡丸之中,交到了羽林卫最精锐的缇骑手中。鸿特晓说王 吾错内容他们没有走驿站官道,而是快马加鞭,直奔东南沿海的登州港,换乘了一艘挂着皇室旗号的快船,一路南下,驶向那片属于另一个“王”的领地——福建,安海镇。
半月之后,当这艘代表着帝国储君意志的快船,小心翼翼地驶入安海港时,船上的缇骑百户,一位见惯了京师盛景的羽林卫军官,被眼前的景象彻底震撼了。
这里,与其说是大明的一座港口,不如说是郑芝龙的独立王国。
港口之内,桅杆如林,密密麻麻地停泊着数百艘大小不一的船只。有吃水极深、船身遍布炮口的巨型福船,有船速飞快、用于追击与通信的广船,甚至还有几艘明显带有西洋风格、船首高高翘起、侧舷排列着数十门红夷大炮的盖伦船。无数面绘着“郑”字旗号的旗帜,在海风中猎猎作响,其声势,竟丝毫不亚于一支朝廷水师。
码头上,不同肤色、操着南腔北调乃至异域语言的水手和商人川流不息。穿着华丽丝绸的波斯商人、头戴缠头的阿拉伯商人、金发碧眼的红毛夷(荷兰人),与本地的商贾百姓摩肩接-踵,共同构成了一幅繁华而又混乱的画卷。?1\3?x!s!.~n¨e`t·
而维持着这片繁华秩序的,是郑家的私兵。他们身着统一的黑色制式盔甲,手持长刀或火铳,三人一队,五人一伍,公然在街上巡逻。他们的军容之严整,眼神之悍厉,竟比许多地方的卫所军还要精锐几分。
太子的信使,在郑家亲兵“护送”下,穿过这座喧闹的港口城市,来到了一座守备森严、堪比王府的巨大府邸前。这里,便是郑芝龙的帅府。
在府邸的书房内,郑芝龙接见了信使,并展开了儿子的信。
他今年不过四十出头,身材中等,面容黝黑,穿着一身看似寻常的丝绸便服,但那双眼睛,却如同深不见底的古井,锐利得仿佛能洞穿人心。他便是郑芝龙,一个从海盗、私商,一步步走到今天,被朝廷招安,册封为福建总兵,却依旧是东南沿海无可争议的无冕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