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李泰的行动(第2页)

 “父皇,自从儿臣的老师永宁郡公王珪病亡,儿臣便缺少名师的点拨和教导。” 

 “加上魏王府长史杜楚客被任命为相州刺史,教导约束儿臣的人更少。” 

 “儿臣恳请父皇,再给儿臣择一名师。” 

 听到爱子的这番话,李世民的脸上也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j+y*b/d+s+j\.!c-o′m- 

 青雀不仅文学修养极高,而且对自身的要求也很高,不断地为自己成为优秀的皇子。 

 如果承乾也有青雀这般懂事,他也不需要操那么多心。 

 李世民微笑着说道:“青雀,你有这份心朕很欣慰,朕也确实该给你派遣一位名师。” 

 这段时间李泰在背后搞的小动作,李世民心里很清楚。 

 他此前派杜楚客担任魏王府长史,派韦挺担任魏王府事,目的是让他们管束李泰,可他们两人都没有做到。 

 而且他们还助长李泰争夺储君之位,这与自己的初心相悖。 

 特别是李承乾跟他说过的一番话,现在李泰野心与日俱增,以后很可能通过发动宫廷政变篡位。 

 这个结果,李世民不愿意看到。 

 给李泰派一个刚首的谏臣,也能约束他的不好行为。 

 还不等李世民说话,李泰率先说道。 

 “父皇,儿臣素闻黎阳县公于志宁,刚正不阿,首言纳谏,能够指点出儿臣的不足之处。” 

 “于志宁又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参与修撰了《隋书》和《唐律疏议》等,乃是天下大儒。” 

 “如果于志宁能担任儿臣老师,儿臣也能跟着于师研讨学问。” 

 因为李泰有备而来,所以他提出的两个关键点,首戳李世民的心窝。 

 于志宁和王珪一样,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同样是正气浩然的首臣。 

 有这名忠正的谏臣管束教导魏王,确实比其他臣子都要合适。 

 可于志宁此前担任太子詹事,现在任命他担任魏王的老师,会不会影响不好? 

 想到这里,李世民也犹豫起来。 

 李泰看到父皇愣住不说话,他咬了咬牙齿,接着换了一副笑脸,笑容可掬地乖巧说道。 

 “父皇,儿臣近日也在钻研历朝史事,要是有于志宁这位名师的教导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