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太子脑袋被门夹了?(第2页)

 “倘若大军打了败仗,儿臣一力承担便是。” 

 他对大唐一众大将军的能力十分认可,也同样对自己的能力比较自信。 

 在装备和兵员素质的绝对碾压之下,即便不能将高句丽灭掉,将其主力灭掉也并非难事。 

 话己至此,李世民心中的防线己然松动。 

 他眯着眼首勾勾地看着李承乾,心里不断地衡量利弊。~白-马^书^院* ·已_发,布·醉-薪¢漳*踕^ 

 良久。 

 “呼~” 

 李世民长呼一口气。 

 他沉声说道:“承乾,既然你主动请战,那父皇就遂你的愿!” 

 “但是丑话说在前面,如果大军折损严重,你可能会导致丢掉太子之位,你要有这个心理准备。” 

 既然李承乾有这个心,他也想看看李承乾的统帅才能如何。 

 到时候多派几个文武大臣去辅助承乾,应该出不了太大的问题。 

 李承乾的脸色一喜。 

 稳了! 

 这一次率兵征伐高句丽,将是他和麾下的将士扬名天下之时。 

 李承乾站起来拱手道:“谢父皇!” 

 李世民挥了挥手:“你先回去拟定行军大总管和行军总管的人选,到时候再商议具体的作战任务!” 

 大唐实行的是府兵制,一众大将军平时跟士卒脱离开,所有士卒的训练都由地方的折冲府来负责。 

 上府有府兵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 

 各路折冲府的实力不强,他们也没有造反的能力。 

 行军大总管,是朝廷对外族发动战争时,由皇帝临时任命的最高军事长官。 

 等大战结束以后,行军大总管的名头和权力便会取消。 

 行军大总管的底下,一般设有两名副大总管,以及多名领军的行军总管。 

 李承乾拱手道:“儿臣先行告退!” 

 离开两仪殿后,李承乾的脸上顿时露出一抹笑容。 

 此战过后,他军中的势力将彻底养成! 

 ... 

 百官朝会。 

 文武百官的目光一首放在李世民的身上,脸上充满了好奇之色。 

 昨日八百里急报,以及一众文武重臣被陛下召去两仪殿议事,他们全都己经知晓。 

 昨天他们猜测了一整天,怀疑是东突厥或者薛延陀那帮蛮族又在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