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作诗有口就行(第3页)

 李承乾在脑子里思索了一番,很快想到一首合适的诗词。 

 盏茶功夫后。 

 李承乾朗声说道:“在朝廷决定对高句丽动兵以后,孤曾探访过前隋征伐高句丽的老兵,不仅了解他们的战斗经过,还了解他们现在的心境。” 

 “那些白发苍苍的关中老兵,他们无不在倾述打不下高句丽的遗憾。” 

 “想到和白发老兵的对话,孤现在心里充满感触,于是想到了一首诗。” 

 探访老兵都是鬼扯,这只不过给他抄的这首诗,做一个解释说明罢了。 

 不然抄的诗太突兀,很容易让人质疑。 

 文武百官看到李承乾这么快就有灵感,他们的脸色充满惊讶。 

 “这么快就有灵感?” 

 “不用再想想吗?” 

 虽然太子殿下才华横溢,诗情无双,但是多少也得思索半个时辰才合理吧? 

 也不知道现场出题作诗,殿下还能不能保持诗会上的水准! 

 等众人的声音小下来后,李承乾朗声念道。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随着李承乾的话音落下,太极殿内瞬间陷入沉寂之中。 

 这首诗名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大作。 

 沉默许久。 

 头生白发的李靖,他感慨说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一句诗作的好啊!” 

 他现在虽然年事己高,白发苍苍,心里同样有杀敌报国,为国家收复故土的雄心壮志。 

 奈何被陛下猜疑,让他壮志难酬啊! 

 年纪不小的杨师道,他也点头感慨道:“武德西年(621年),臣担任灵州总管时,多次击退东突厥的入侵。” 

 “现在23年过去,臣也己经白发苍苍了。” 

 紧接着众人纷纷品鉴这首诗,一些老臣还述说自己年轻时戍守边疆的经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众人纷纷大喊。 

 “太子殿下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