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帝王玉佩为彩头(第2页)
一众嫔妃和公主的脸上,全都露出欣喜的表情。
像李恪、李贞和李慎等刚从封地赶回来的皇子,他们也拜读过李承乾作的诗,所以并没有人站起来乱说话。
至于小胖子李泰,他的脸上则强扯一抹尬笑。
在诗词歌赋一道,他并没有太突出的才能,甚至还比不过李贞、李慎和高阳等人。
至于和李承乾那个瘸子相比,那更没有可比性。+e¨z-暁.说+蛧/ -追?罪-薪′彰+劫*
李泰看着脸色淡然的李承乾,他捏紧拳头在心里骂骂咧咧道。
“装模作样!”
“呸~”
要是父皇比书法和写文章,这帮人加起来估计都不是他的对手。
可惜父皇唯独对作诗情有独钟。
等众人的声音小下来后,李世民的目光在他们身上扫过,随后朗声说道。
“夺得作诗魁首者,赏百金!”
“太子要是能做出千古名诗,朕将这枚随身携带的玉佩赏赐给他!”
什么!
陛下要将随身携带的玉佩,赏赐给太子?
在她们的观念里,作出千古名诗,对太子李承乾来说压根就不成问题。
到目前为止,李承乾作的每一首诗,都是千古名诗。
有争储之心的李泰和李恪两位皇子,他们的脸色顿时变得无比沉默。
要知道父皇口中的那枚玉佩,乃是父皇还是秦王时就一首携带,登基以后也不曾摘下。
天子玉佩寓意非凡啊!
就在众人沉默之时,李世民笑问道。
“承乾,你有没有把握?”
李承乾微笑着拱手道:“既然父皇想将美玉送给儿臣,儿臣岂有不拿的道理?”
嚯!
这么有信心?
李世民挥着手说道:“既然如此,那就以中秋或者月为题,作诗时间一炷香!”
众人听到以中秋和月为题,他们的脸色没有太大的变化。
很显然,他们早就猜到是这个主题。
随着内侍在香炉里面插上一根高香,以及拿来笔墨纸砚等东西,众人开始绞尽脑汁思索起来。
李承乾淡定地吃着葡萄和柚子,看起来没有丝毫的焦急。
坐在对面的蜀王李愔,他看到李承乾的这副样子后,心里顿时嘲讽起来。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