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划时代的经验

 李承乾心里很清楚,因为东宫招募的探子数量庞大,杜正伦招募到的探子,很可能会掺杂进其他势力的人。?零,点′看*书` ·哽*鑫~最*全` 

 这些其他势力的死士,不可能对他保持忠诚。 

 就像东宫千牛卫士纥干承基,自己对他恩重如山,可他还是背地里投靠齐王李祐。 

 杜正伦脸色凝重应道:“殿下放心,臣不仅将每一个探子的家底都查探清楚,还秘密把他们的家眷安排在一起住!” 

 “当前招募的一帮骨干探子,他们全都是东宫的老人,其忠诚度毋庸置疑。” 

 李承乾微微点了点头。 

 对于杜正伦使的这个手段,李承乾持赞成的态度。 

 将这些探子的家眷集中在一起也好,只要这些人有异心,他们的家人便性命难保。 

 只要他们保持绝对的忠诚,他们的家人便能衣食无忧,人身安全也会得到保障。 

 杜正伦躬身道:“太子殿下,詹事府还有事情要忙,臣先回去处理政务。” 

 “去吧。” 

 李承乾朝他挥了挥手。 

 现在东宫负责诉讼、农桑、水利、工匠和礼乐之事,每天要处理的大小政务十分繁琐。 

 要不是有马周、杜正伦和褚遂良等能臣处理,他这个太子就得头痛。 

 等杜正伦离开大殿后,李承乾的嘴角也勾起一抹微笑。+三+叶_屋\ ^蕪~错_内+容* 

 “李泰啊李泰,还真是做了一件蠢事!” 

 “请辞三位大儒虽然简单,但是后续对名声的反噬可不小啊!” 

 李泰一开始还把孔颖达、李百药和张玄素几人当成宝,殊不知这三人教导皇子的心思,早己经变得不那么纯粹。 

 这三人的年纪不小,差不多半只脚己经踏入泥土地里。 

 他们三人现在追求的不是加官进爵,而是留下千古美名。 

 就像铁骨铮铮的魏征一样,留下千古第一谏臣之名。 

 现在李泰让孔颖达去找李世民请辞魏王府师一职,相信李百药和张玄素两人,肯定也不会继续在魏王府多待。 

 这三个大儒闹出的动静,定会把李泰的名声搞臭。 

 如果李泰是纨绔子弟的名声,倒不会对他的名声造成太大的影响,譬如此前的字迹和蜀王李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