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又有人的画像上凌烟阁(第2页)

 而香囊中放艾草、雄黄、檀香等香料,寓意为祈福辟邪。 

 李承乾笑着说道:“宾王,你回去跟席知夏和席芊芊说,孤很喜欢她们送的香囊。” 

 马周拱手道:“殿下放心,臣定会把您的话带到。” 

 说完正事,马周也没有在明德殿多待,而是行礼告辞离开。\白¨马*书!院` \免!沸_岳+黩* 

 看着马周大步离开的身影,李承随后将锦盒打开,看了一眼两个绣着花鸟的香囊。 

 “倒是有心。” 

 李承乾嘀咕一声,随后拿着香囊往后殿走去。 

 ... 

 翌日。 

 百官朝会。 

 等三省六部和九寺五监的主官汇报完政务,李世民的目光也放在孔颖达、李百药和张玄素三人身上。 

 其余文武百官也纷纷转过头,他们看向这三位大儒的目光充满奚落、讥笑和同情等复杂之色。 

 很显然,这三位大儒昨天请辞魏王府师一事,己经被这帮消息灵通的大臣知晓。 

 沉默片刻。 

 李世民脸色复杂道:“孔颖达、李百药和张玄素三位爱卿,因为年老体衰及身体抱恙,特向朕请辞魏王府师一职。” 

 “朕看三位爱卿确实辛苦,只好同意他们的请辞。” 

 听到李世民的这番话,李承乾的心里充满了怪异之色。 

 他看向大殿内的文武百官时,发现这帮人的脸上同样露出一抹异色,随即脸上露出动容之色。 

 他们纷纷持着笏板站起来大喊。 

 “陛下圣明!” 

 看着这帮臣子在卖力表演,李承乾微微摇了摇头。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这帮大臣能跻身大唐的权力中心,除了能力和身份背景外,他们圆滑的性格也是一大关键。 

 即便是喷子魏征,他也是一个处事圆滑之人。 

 李世民高抬起手,示意文武百官坐下去。 

 他接着说道:“李百药今年己经81岁高龄,他向朕请辞回老家颐养天年,朕虽心有不舍,但也只能无奈答应。” 

 “念李百药立下的功绩,赐七节玉带一条!” 

 文武百官看着精神尚好的李百药,他们的脸上充满了惋惜。 

 李百药原本担任太子左庶子,如果能在此位置上辞官致仕,赏赐绝对比现在要高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