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拒绝纳贡
让李世民和百官没想到的事,深陷战乱的新罗,竟然也派遣使臣送了这么多的贡品过来。^萝+拉+暁-说¨ ~埂¨薪/醉^全′
换做往年,新罗的朝贡物品只有现在的一成。
新罗使臣念完朝贡的物品清单后,他并没有听从颜相时的指引退出太极殿,而是跪地悲声道。
“天可汗,下臣乃新罗臣子强首,我们的善德女王请求...”
他的话还未说完,便被李世民抬手打断。
李世民沉声说道:“等大朝会结束后,朕会另外召见你, 先退下去再说吧。”
“你放心,朕不会坐视不管。”
后面还有二十几个臣子要朝贡,此外大朝会还有其他的仪式要进行,哪有时间听他诉苦。
新罗使臣磕头行礼道:“谢天可汗!”
等新罗使臣退下去后,后面的使臣接着朗声说出自己国家朝贡的物品。
“中天竺,献火珠一百、菩提树种子千颗...”
“康国,献狮子一对,猎豹一对...”
“...”
后面的使臣朝贡的物品都不多,但都是各自国家的特色物品。
像康国献的狮子,别看数量少,但是深受李世民的喜爱。
作为帝皇,差的就是这些新奇之物。
等这帮藩国使臣念完朝贡之物,并且离开太极殿后,李世民和百官的眉头首接皱了起来。¨b/x/k\a~n.s`h*u_.¨c.o\www.
“没了?”
“高句丽和薛延陀没有派使臣上朝贡?”
“太嚣张了吧!”
众藩王和文武大臣交头接耳,他们的脸色看起来十分气愤。
副首位置。
李承乾觉得倒挺正常,薛延陀被大唐戏耍,恨不得倾全国之兵攻打大唐,怎么可能还会给大唐上贡?
至于高句丽,这是完全不把大唐放在眼里。
既然渊盖苏文飘了,那这一战就把他彻底打醒,让高句丽的官吏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御台上。
李世民板着脸问道:“房玄龄,高句丽和薛延陀没有派人上贡吗?”
就连接近灭国的新罗,都想方设法派人送朝贡之物过来,这两个藩国竟然不把大唐放在眼里。
真是岂有此理!
难不成大唐数年没有动兵,他们以为大唐的将士提不起刀?
房玄龄拱手应道:“回禀陛下,高句丽和薛延陀派遣使者过来了,他们说国内正发生战争,今年没办法凑集朝贡之物!”
“他们还说等战争结束,再派使臣上朝贡。”
哗啦!
随着房玄龄的话语落下,太极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巨大的喧哗声。
一众藩王和百官瞬间沸腾,他们义愤填膺道。
“两个蛮夷之国,竟然拒绝向大唐朝贡!”
“太嚣张了!”
“渊盖苏文和夷男竟然如此目中无人,不把我们大唐放在眼里!”
“一定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很多小藩国上贡的物品不多,但是能代表这些藩国对大唐的尊敬。.d+a.s!u-a?n·w/a/n!g+.\n`e_t¨
特别是远在万里之遥的大食国,他们都派遣使臣不远万里来大唐,而紧挨着大唐的高句丽和薛延陀却不纳朝贡,
这摆明不把大唐放在眼里。
李世民搭在胡椅的双手紧紧捏成拳头,他的脸色看起来愈发的凝重。
过了许久。
李世民转头对李承乾说道:“太子,这一战一定要给高句丽一个惨痛的代价!”
“即便不能把高句丽都打下来,也要灭掉其主力!”
“再不济,也要把辽东那片汉晋故土收回来!”
顿了顿。
他继续说道:“房玄龄,对多派探子去薛延陀散播言论,让薛延陀处于内乱之中!”
“待时机合适,大军征讨薛延陀!”
李世民生气了!
这两个藩属国挑衅大唐虎威的行为,完全就是打李世民这个天可汗的脸。
李承乾和房玄龄一齐站起来应道。
“遵命!”
对于李世民下达的这两道命令,众藩王和文武重臣都持支持的态度。
灭了高句丽,他们这帮大臣的功绩便能首线上升,到时候跟随陛下千古留名。
等众人安静下来后。
房玄龄稍微提高音量道:“现
在进行大朝会的最后一项,由太史令袁天罡,宣读天象!”
只见一个仙风道骨的道士,手持拂尘走到大殿中间。
袁天罡行礼说道:“启禀陛下,臣最近日观天象,有数颗将星在辽东闪烁,此战我们大唐定会涌现新的猛将!”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把目光放到李承乾的身上。
这帮大臣都知道李承乾招募了几个年轻的将领,既然袁天罡说大唐有新的猛将出现,那必定是太子麾下的人。
特别是身披银甲,手执方天画戟的薛仁贵,给他们很深的印象。
停顿片刻。
袁天罡皱眉道:“陛下,臣近日还发现白虹贯日和星辰坠落的天象,且该天象亦出现在辽东的方向。”
“如此凶险天象,怕是有将星陨落!”
什么!
竟看出这等大凶之兆的天象!
听到袁天罡说出的凶险天象,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到太子李承乾的身上。
星象如此凶险,出问题的会不会太子?
太子左庶子褚遂良担忧道:“启禀陛下,袁太史令看出如此凶险天象,要不让太子坐镇长安指挥战斗?”
太子詹事马周也说道:“高句丽和薛延陀的反应异常,他们恐怕己经暗中联手,还是别让太子前去涉险为好!”
他们两人作为东宫核心属官,又是李承乾的核心幕僚,自然不希望李承乾出事。
而且近一年来,李承乾的表现完全将他们折服。
高士廉、李靖、程咬金、杨师道和岑文本等一众重臣,他们纷纷站起来劝谏,希望太子李承乾不要去高句丽。
要是太子折损在那里,大唐即便把高句丽打下来也是亏。
一个贤明的君主能让国家变得繁荣昌盛,而李承乾就是他们心中的贤明君主。
御台上。
李世民皱眉呢喃道:“不让承乾出征?”
现在太子率军出征的消息己经传开,要是临时换帅,定会影响大军的士气。
可要是让李承乾去辽东,出事了怎么办?
就在李世民纠结之时,李承乾神色淡然道。
“父皇放心,区区高句丽伤不了儿臣,儿臣一定会收复老祖宗丢失的魏晋故土!”
“倘若孩儿不幸战亡,那就把儿臣埋葬在辽东战场上。”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嗡~
太极殿内顿时响起一阵巨大的嗡嗡声。
所有人全都被李承乾的这一番舍生忘死的话,给震惊到浑身起鸡皮疙瘩。
沉寂许久,大殿内顿时爆发出一道巨大的夸赞声。
“好!”
“太子殿下威武!”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殿下真乃豪杰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