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不情之请(第2页)

 

王家连大带小一共七口人,老两口,儿子儿媳外加三个孩子,此时全都来了。

 

严鸿山翻开册子,找到王家,便开始道:“四大三小,共五份半,现在开始领粮。”

 

看着各种粮食被倒进布袋子里,老王头的脸都快笑烂了。

 

没想到分完粮食之后,居然还有咸肉、干菜、干蘑菇和柴火。

 

带来的背筐根本装不下了。

 

老王头一边装,一边赶紧打发孩子回家多拿几个背筐过来。

 

后头的人此时全都伸长了脖子往里看,想知道王家到底分到了多少东西。

 

此时看到王家几个孩子撒丫子往家跑,不多时都提着背筐跑回来,还在外面排队的人瞬间轰动了。

 

有人忙着感慨:“天哪,这是发了多少东西,要用这么多背筐来装?”

 

还有人忙着盘算:“我家比王家还多两口人,那岂不是分到的更多?

 

“哎呀不行,老头子,你赶紧回家把孩子们都叫上,再多拿几个背筐过来!”

 

更有人另辟蹊径道:“胡家居然藏着这么多东西,真是该死啊!”

 

甭管大家心里怎么想,分到东西之后,一个个嘴角都高高扬起,怎么压都压不下去。

 

每个大人,各种粮食豆类加在一起都分到了十几斤,更不要说还有咸肉和干菜。

 

大家或是背着或是提着东西往家走,嘴上说的都是。

 

“今年总算能过个好年了!”

 

“是啊,村里今年应该不会饿死人了!”

 

“金叔跟胡家人可真不一样,他不但不要咱们上交东西,还发东西给咱们!”

 

“要是知道这样,早就该推金叔来做这个参把头了!”

 

“你这人惯会马后炮,若没有秦三郎救了金叔,没有秦将军召集人手帮忙,你以为胡家是那么容易就能扳倒的?”

 

“这倒是,秦家人可真不错,胡家人之前还一直说人家如何不祥,克这个克那个的。”

 

有人灵机一动道:“看来是对胡家不祥,克胡家人吧!”

 

听见这话的人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村里人真真切切地得到了实惠,越发感受到了老金头取代胡家的好处。

 

而刚刚发东西的时候,老金头一直在跟村里人聊天,话里话外都是在说秦家在此次事情中出了多少力,帮了多少忙。

 

大家一边领着东西,一边听着这话,潜移默化便认为,自己能得到这些好处,也是多亏了秦恺峰这些流放犯。

 

其实村里人最开始对流放犯也没有那么歧视和抵触。

 

甚至在最开始的时候,村里人还觉得,流放犯都是从京城或是繁华地方来的,以前又是当官的读书人。

 

面对这些人的时候,甚至会生出些发自内心的自卑来。

 

可时间长了,架不住胡家人对流放犯各种丑化和打压。

 

这才使得村里人对他们也都敬而远之,甚至开始歧视和排斥。

 

但是现在村里人回过头仔细想想,其实这些流放犯都很老实。

 

来到村里之后,不但没有惹过事,有些人甚至还帮助过他们。

 

这样一想,他们对流放犯的态度就越发改观。

 

“有金叔坐镇,说不定以后咱们也能和平相处呢!”

 

“和平相处不好么?我还想找个人教教我家那小子识字读书呢!”

 

“是啊,其实想起来,他们都没做过什么坏事,反倒遭了不少罪。”

 

“别的不说,秦将军还帮过我家呢!”

 

“秦将军的确是个好人啊!”

 

“是啊,以前咱们好像是有点儿过分。”

 

“其实怪不得咱们,还不都是因为胡家。”

 

“就是,都怪胡家!”

 

“可不是么,都是胡家的错!”

 

“胡家人是真该死啊!”

 

……

 

给村里人分东西,足足花了一天时间。

 

最后一户人家拿到东西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

 

负责称重分东西的人都累坏了。

 

但是看到村民们拿到东西时发自内心的笑容,又觉得累一点儿也挺值的。

 

把最后一个领完东西的村民送走之后,金叔进屋想找秦恺峰商量一下之后的事儿。

 

却跟一脸焦急从屋里出来的秦恺峰撞了个正着儿!

 

“金大哥,咱们村里或者周边村子可有会给小孩子看病的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