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棺材拦路,陈家鸣冤

 “那是一定的,甭管参把头换成谁,都必须要听严大人的才行。” 

 “哎呀,我也只是个替皇上跑腿办事的,听我的做什么。” 

 “瞧您这话说的,可不是所有人都能替皇上办事儿的! 

 “再说,您每年任劳任怨地从京城大老远来我们这偏远地方,一路上吃不好睡不好的,还不都是为了办好皇上交代的差事么! 

 “我们没能耐替您吃这些苦,只有办好自己的差事,力求不给您添麻烦,就是我们的造化了。” 

 秦家人此时都在西屋里,听着外头说话,秦仕谦忍不住低声道:“真没看出来,金叔还挺会拍马屁的!” 

 秦恺峰瞥了儿子一眼,但是心里也很以为然。 

 老金头这几句话说得还真挺像回事,把严玚给捧得哈哈大笑。 

 这要是换做他,还真说不出来。 

 更不要说严玚这小子,在宫里就是个小太监。 

 领了个芝麻大的差事出宫之后,竟然就能被人称作钦差大人,大肆摆谱收礼了。 

 以前若是这样的人被秦恺峰碰见,肯定要给他好看的。 

 可如今他早就不是朝廷的大将军了。 

 想管也无能为力。 

 但是看着严玚这样的人,就知道朝廷都已经到什么地步了。 

 这不由得让秦恺峰有些晃神。 

 他自从十几岁参军起便一直为大齐效力。 

 即便受奸人陷害,全家流放,甚至身处深山崖底之时候,秦恺峰都未曾放弃过平反回京的念头。 

 可此时,这个念头却第一次产生了动摇。 

 这也昏庸的君王和烂透了的朝廷,真的还值得自己拼死效忠么? 

 还不等秦恺峰得到结论,就听到院子里一阵喧哗。 

 “怎么回事?” 

 “有人晕倒了!” 

 其中还夹杂着孩子的哭声:“爷爷,你醒醒,你怎么了……” 

 秦恺峰听着这声音有些耳熟,忍不住把窗户推开一个小缝,朝院子里看去。 

 这一看不打紧,竟然真是熟人。 

 双目紧闭直挺挺躺在地上的,正是秦恺峰的至交好友沈良翰。 

 伏在他身上一边摇晃着他的身体一边哭喊的小孩,则是沈良翰的孙子沈君珩。 

 看到沈良翰惨白的脸色,秦恺峰顿时急了。 

 也顾不得自己之前还不想在朝廷来人面前露面的事儿了,叫上章氏便推开门就跑了出去。 

 严玚被吓了一跳,忙问:“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老金头赶紧出去了解了一下,回来之后道:“有个流放犯晕倒了,村里的大夫过去看了看,此时已经醒过来了。 

 “本来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儿,这人是死是活都无所谓。 

 “但您现在还没把这些流放犯正式交给村里呢,影响了严大人的声誉就不好了。 

 “像您这么优秀的人,肯定有不少人嫉妒。 

 “所以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嘛! 

 “再说了,这种事儿它也不吉利。 

 “能不沾染还是少沾染为好。 

 “严大人,您说是不是?” 

 严玚被老金头一顿猛拍,拍得格外舒坦。 

 他连连点头,夸赞道:“不错,难怪你们村里都推选你做新一任的参把头,你果然比胡家人做事周到。 

 “好好干,我很看好你!” 

 “多谢严大人!”老金头终于等到了这句话,也算是对他身份的一种认可,不枉费他费尽心思地拍了半天马屁。 

 有了前面那番话的铺垫,严玚直接吩咐手下跟松江村交接,将沈良翰祖孙二人留在村里。 

 免得就像老金头说的那样,带着继续赶路的话,万一死在路上还不够晦气的。 

 秦恺峰立刻趁着严玚被老金头请进东屋休息的时候,把沈良翰背进西屋暂时安顿下来。 

 沈良翰躺在炕上的时候,还面色惨白,嘴唇也毫无血色。 

 秦恺峰此时才敢向章氏询问:“老沈这是怎么了?” 

 “应该是饿的。”章氏道,“我再去给沈伯伯冲一碗糖水。” 

 秦仕谦此时也抱着沈君珩从外面进来,轻声跟他说:“听见没有,爷爷没事,咱也不哭了好不好?” 

 因为秦恺峰和沈良翰是挚友,之前在京城的时候,两家时常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