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肉都吃腻了?我看你们村是真飘了!

 “行了,别跟他们一般见识了。” 

 老金头赶紧拦着他,东台村既然都让步了,就别再把事情闹大了。 

 东台村的其他人纷纷散开去找其他地方。 

 临走前,东台村还有人嘴里嘟嘟囔囔道:“占那么大一块地方有啥用,摆你们村儿那仨瓜俩枣都不够寒碜的。” 

 秦恺峰听到这话,抬眼一看。 

 因为刚才的冲突,此时周围已经围了好多人。 

 于是他立刻抓住机会扬声道:“都还站着干什么,还不赶紧把咱们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看看!” 

 松江村的人瞬间明白了秦恺峰的意思,赶紧把背筐里用干净叶子包好的狍子肉都取出来。 

 听了这话,东台村的人也都忍不住回头,想看看松江村到底能拿出什么好东西来。 

 然后大家就看见,一块块分割得干净利落的狍子肉被摆了出来。 

 几十条狍子腿,一扇扇的肋排,还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最后还有一大堆头蹄下水。 

 倒不是说狍子肉有多罕见,但是这么多狍子肉一起摆出来,就着实有点壮观了。 

 “你们村该不会养狍子了吧?” 

 “这狍子肉挺肥啊,还挺新鲜。” 

 “怎么卖啊?拿东西换行不行?” 

 刚才看热闹的人,一下子都聚到松江村的摊位前面了,七嘴八舌地问个不停。 

 来的路上,金叔已经跟大家商量好各部位的价钱,也说好了可以换什么东西。 

 所以松江村的人面对四面八方袭来的问题,只在最开始忙乱了一下,很快就熟练地挨个儿回复起来。 

 “这是昨天刚打回来,连夜收拾出来就背过来卖,能不新鲜么!” 

 “秋天的狍子肉最肥了,为了果冻一个个儿都吃得膘肥体壮,你瞧瞧这肥油,都快有两指厚了,买回去光是炼油都不亏。” 

 “五花肉十五文钱一斤,肋巴扇儿和腿十二文一斤,下水八文钱一斤,头和蹄子最便宜,五文钱一斤自己随便挑。” 

 “若是想换东西,盐面儿,白糖,红糖,药材都可以……” 

 老金头定的价钱,比当地猪肉行价稍低了那么一两文,勾得大家心痒难耐,但是又有点犹豫。 

 还是一直在看五花肉的那位最先扛不住了,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再不抢先下手,最肥的那条肉就要被别人抢先了。 

 “这条给我称称吧!” 

 “好嘞!”王大头此时完全没有刚才那火冒三丈的样子了,满脸堆笑地拿起那条肉,交给一旁负责称重算账的宋川。 

 他嘴里还不住地夸:“大娘,您眼光可真好,这条肉是这里头最好的了。” 

 大娘高兴不已,一边数钱一边得意道:“那当然了,我一眼就相中那条肉了,肥膘最厚了! 

 “回家把肥膘剔下来能熬出不少油。 

 “再用油梭子包一顿萝卜馅儿饺子,别提多香了。 

 “剩下的瘦肉就晒干留着冬天吃……” 

 听着大娘这样一说,周围人满嘴的口水都快兜不住了。 

 “给我也来一条。” 

 “我要这条!” 

 “哎呀你别跟我抢!” 

 “后面的别挤,我都要站不住了。” 

 很快,几十条五花肉就被大家抢购一空。 

 那些还在犹豫的这会儿都后悔得直跺脚。 

 王大头见状又赶紧吆喝起来:“五花肉虽然卖完了,但是肋巴扇儿和腿也好吃的。 

 “买回去烤着吃,都能把孩子给馋哭了。 

 “或者有那会吃又手艺好的,直接就买头蹄下水带回家,炖一大锅,香飘十里!” 

 一般想买头蹄下水的,除了少数真好这口儿的,基本都是因为囊中羞涩,所以在别人抢着买好肉的时候,都躲在后面不敢上前儿。 

 但是被王大头这么一说,好像买头蹄下水的才是真正会吃的人似的。 

 一个老大爷率先上前,挑了个狍子头,外加一些下水,笑呵呵地付了钱道:“看样子小哥儿也是同道中人,这玩意儿弄好了可比肉香多了。” 

 “是您老人家会吃。”王大头把头蹄下水弄好放进老大爷的背筐了,还顺手送了他一个蹄子。 

 老大爷心满意足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