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整个村子都被烟花给惊动了!(第2页)

“既然家里祖辈都是这样,估计我也很难有所突破了。”

沈君珩小小年纪,能够如此不带情绪地冷静分析,瞬间让秦家人刮目相看。

“老沈,别的不说,你在教育孩子和教学生上头,还是很有一套的,我老秦服你!”

沈良翰端起酒盅,抿了口酒,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底却早就蓄满了笑意。

沈君珩是沈家的长子长孙,所以从刚出生,沈良翰就格外看重,一直带在自己身边教养。

从开蒙到写字,全都是沈良翰亲自教出来的,半点儿都没有假手于人。

所以对于沈君珩如今的教养和性情,沈良翰都是极其满意的。

只可惜家里遭遇变故,让他小小年纪就跟着家人来到这种偏远之地,怕是今后都没办法一展抱负了。

所以刚到松江村的那段时间,沈良翰一来是身体着实不好,一路上的奔波加上家人的相继离世,让他身心都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二来也是因为想到这些,觉得读书无用,读的越多说不定今后会让沈君珩更加痛苦。

所以那段时间他一直没有继续督促沈君珩继续读书。

直到身体恢复了一些,加上跟秦恺峰恳谈了一次之后,沈良翰才重新打起精神,继续教沈君珩读书。

想到这里,沈良翰举起酒杯,对秦恺峰道:“我们祖孙俩被流放至此,如果不是有你家的帮衬,如今还不知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呢。

“老秦,这杯酒我敬你,大恩不言谢,我干了,你随意。”

沈良翰说完就把杯子里的酒水一饮而尽,被呛得连连咳嗽。

秦恺峰见状也忙端起自己的酒杯,干了杯中酒。

看着沈良翰被呛得眼睛都红了,秦恺峰无奈道:“你说说你,一把年纪了还这么不稳重。

“咱俩这关系,还用得着说这些?

“当初我家被流放的时候,你也一直在背后帮忙托人找关系,你不说就以为我不知道么?”

沈良翰摇摇头道:“忙了半天也是白忙,根本也没帮上什么。”

“谁说的,我们流放这一路,还是颇受照顾的。

“别的不说,流放路上的孕妇就有好几个,只有老三媳妇的孩子保住了,不然哪里还会有我们参参啊!

“而且老大和老二的来信你不是也看过了,他俩被发配的地方,都不是最偏远恶劣的。

“你若非要跟我论这些,那算下来也是我家欠你的更多才对。”

“好好好,大过年的,咱们不说这个了。”沈良翰及时换了话题道,“送信的崔小郎君回去了?怎么不留人家过完年再走?”

秦恺峰闻言差点儿翻白眼儿。

“人家过完小年儿就走了,你才想起来啊?

“他家有亲戚在府城,这次本就是来走亲戚顺便帮忙送信,自然要回府城过年的。

“崔小郎君说他过完正月十五就会回程,会尽快帮我们把信带回去给老大的。”

沈良翰感慨道:“不得不说,真是老天爷眷顾。

“你们这么一南一北,天长路远的,居然这么快就联系上了。

“尤其还是在年根儿下,这下这个年过得都让人舒心啊!”

周氏闻言点头道:“谁说不是呢!

“虽说不知道老头子和我在有生之年,还能不能看见老大和老二。

“但只要知道他们平安无事,我也就放心了。”

听了周氏这话,秦恺峰没有说话。

其实他在给两个儿子的回信中,都用只有秦家人才能看懂的暗语交代了。

一旦朝廷有什么重大变故,或是当地动乱,就立刻带着家人北上前来团聚。

之前没接到信的时候,秦恺峰其实就已经动了留在当地发展的念头。

否则他也不会想着教村里人习武,还让沈良翰在村里办私塾,更不要说去抢夺黑风寨作为自己的根据地了。

如今得知两个儿子都平安,秦恺峰就更希望能够全家团聚。

只不过他早就没了重回京城的想法,觉得若是能在长白山脚下过上自给自足没人打扰的日子就挺好。

至于上贡山参和药材。

反正每年朝廷的人就来一次。

头两年先糊弄着,等全村都彻底搬到黑风寨之后,谁还管什么朝廷来使不来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