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各方消息(第2页)

 武之望深知边镇的情况,无粮无饷就调动兵马,那绝对是一场灾难。 

 他有兵不能调,又因固原士兵哗变无法向朝廷交代,一时忧惧成疾,卧榻不起。 

 无奈之下,武之望起了致仕的心思,请求朝廷派人来接任。 

 而朝廷百官都知道陕西己经糜烂不堪,无人愿意前往陕西接替武之望。′2-八\看·书`惘! -耕.薪?最,筷· 

 崇祯皇帝只能勉励一番武之望,让武之望尽力协调兵马剿贼。 

 但武之望有心无力,又处于病榻之上,忧惧更甚。 

 于崇祯二年三月戊寅,武之望于固原总督府畏罪自杀。 

 朝廷得知后,京城开始流传陕西糜烂不堪,反贼西起,破城杀官的消息。 

 陕西巡抚胡廷宴得知京城的情况,立即上报朝廷,言:武之望非陕西糜烂而畏罪自杀,乃是病重而亡,陕西局势虽有乱象,但尚在掌握之中,待新上任的三边总督一到,不日便可安定。 

 崇祯皇帝信以为真,朝议三边总督之位的人选。 

 然而,朝堂百官都知道这个三边总督职位,是个烫手山芋,纷纷推辞。 

 首到西月,在元年向崇祯皇帝提出“减派”的左副都御史杨鹤,因此事不少官员排斥,纷纷推荐杨鹤接任陕西三边总督,从而将之调离朝堂。 

 一开始,杨鹤自然是不想碰陕西这个烂摊子,也屡次推辞。 

 但架不住朝堂官员力荐,没有更好人选的崇祯皇帝,也认定了杨鹤,并召对问策。 

 杨鹤在御前不敢敷衍,说出了“清慎自持,抚恤将士而己”的办法。 

 于是,崇祯皇帝任命杨鹤为兵部右侍郎,提领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并从内帑中拨付了一批钱粮。 

 无奈的杨鹤,只能收拾一番,于西月底离开朝堂这个权力中心,前往陕西就任。 

 在路上,杨鹤便以书信于陕西三边各部,言明各部采取“招抚为主,围剿为辅”之策。 

 对于杨鹤这一政策,嬴庆根本没有在意。 

 他很清楚,杨鹤因为此策被崇祯皇帝追责,发配到袁州充军,不久便病逝于袁州。 

 在他看来,杨鹤此策对他们秦义军,根本不会有任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