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自裁尽忠(第2页)

中年人头一歪,脸上满是不屑,闭嘴不言。

蒙宪见状,直接将中年人单手拎起:“大帅问你话呢!”

“哼,要杀便杀,何须多言?”中年人毫无畏惧。

嬴庆目光看向其他被捆绑的工匠,问道:“有谁知道他的身份?只要说出我可以不杀你们!”

闻言,一个三十来岁模样的青衣汉子,抢先开口:“大帅,他叫王永顺,乃是西安府泾阳县鲁桥镇人,小的与他同族!”

王永顺闻言,瞪着青衣汉子骂道:“王茗,与他们多说什么,大不了一死罢了!”

“永顺哥,我家中还有老小……”王茗话只说一半,但意思很明显。

嬴庆不理会王永顺,对王茗再问道:“可知他工匠技艺师从何人?”

王茗连忙回答:“回大帅,永顺哥的工匠技艺,乃承其伯父!”

“哦?”嬴庆有些意外,再度发问:“他伯父竟有这般本事?当大名在外吧!”

王茗看了一眼王永顺,见后者神情漠然,这才说道:“永顺哥的伯父名王徵!”

“王徵?!”嬴庆眉头一挑,心中惊讶,随即追问:“可是五十多岁考上三甲进士的王徵?”

王茗一愣:“大帅认识我们长伯?”

他与王徵同族,所以平日里称呼一声长伯。

嬴庆调整情绪,平静开口:“问你什么答什么就是!”

“是是是!”王茗连忙应承,接着说道:“长伯天启二年三甲进士,时岁五十有二!”

从王茗口中得到确认,嬴庆顿时了然,难怪同州城会有如此之多的守城器械,原来是有王徵的门生在其中。

嬴庆努力回想着原历史中关于王徵的事迹,但信息却是不多。

只依稀记得王徵是信奉西方的天主教,与西方学者有不少的交集。

说是西方学者,实则是窃取华夏文化,将华夏典籍翻译西传。

美其名曰东学西渐,在嬴庆看来,明明是东学西窃。

没有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承,当下还在用羊皮纸、鹅毛笔的西方,怎么可能出现后来的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