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李暄破防,就想掉个脑袋,怎么又又升官了?(第2页)

 “额……这……”黄子澄一时语塞。 

 朱元璋沉默片刻轻轻点了点头说: 

 “这办法确实可行。” 

 虽说有些丢人,但丢脸总比丢天下好吧? 

 朱元璋干咳了一声,欲盖弥彰道: 

 “刚刚的事情,诸位爱卿都不必在意,只不过是个假设罢了。” 

 “不过,在那种极端的情况之下,李暄尚能想出迅速赚到大量银子的办法,足以说明他在这方面,颇有能力。” 

 “所以咱决定,李暄兼任户部主事,专门替咱想一想,该如何为大明多赚银子,若是能想的出来,那咱就考虑一下,设新式学堂之事。” 

 话音未落,满朝文官皆是神色剧变,纷纷跪伏在地,高声疾呼: 

 “陛下不可啊!” 

 “陛下三思!” 

 “若如此做,必将动摇国本!” 

 “请陛下收回成命!” 

 朱允炆也跪了下去,“皇爷爷,万万不可听信李暄谗言!否则国将不国!” 

 朱元璋脸色愈发阴沉。.天.禧·晓′税+旺- *无?错`内!容! 

 那些腐儒的反应倒是在他的预料之中,可自己己经明确表明了立场的情况下,朱允炆居然还跳出来和自己作对,这是他怎么都没想到的! 

 自己亲手培育的继承人,在政治立场上不偏向于自己,倒是偏向于自己最厌恶的那群腐儒,这让朱元璋又觉得心酸,无奈,又觉得愤怒,烦躁。 

 李暄说的还真没错,这科举,是该改改了! 

 朱元璋看着朱允炆,质问道:“你是觉得咱老眼昏花,忠奸不分?” 

 “孙儿不敢!” 

 朱允炆霎时间汗流浃背,他居然从朱元璋的语气之中感受到了一股稍纵即逝的杀意…… 

 “那就闭嘴。” 

 朱元璋转头看向一旁的武将:“你们觉得咱该不该收回成命” 

 压力瞬间来到了武官那边。 

 若是后世,这些武将多半是不敢和文官对着来。 

 但可惜,现在是洪武朝。 

 他们都是一些大老粗,只懂得厮杀,打仗,眼里只认朱元璋,哪懂得什么儒家,礼法? 

 于是在少数几个国公的牵头下,纷纷高呼:“陛下圣明!” 

 蓝玉更是指着黄子澄骂:“一口一句动摇国本,我呸!什么东西!你也配说这话?有陛下在,大明就坚不可摧!”他还看了李暄一眼,目光颇为赞赏,这性格,他喜欢。 

 “既然如此,那此事就这样定了,李暄给咱去研究一下赚银子的事,傅友文,方孝孺,你们两个给咱去想想废八股,改科举的事,想出结果了,就去找李暄商量,你们三个都觉得没问题了,再来和咱说。” 

 “退朝,想走的就走,不想走的,那就跪着吧,跪到明日为止。” 

 朱元璋话罢,拂袖而去。 

 在许久的沉寂之后,文武百官陆续起身。 

 以黄子澄,齐泰为首,一众文官皆是朝李暄投去了愤怒的目光。 

 “你这乱臣贼子!我等定饶不了你!” 

 “我定要向陛下觐见,让你不得好死!” 

 “别以为靠着花言巧语一时蒙蔽了圣听就能一首肆意妄为下去,有我等在,定不会让你逍遥!” 

 李暄闻言脸上的肌肉抽了抽,“光会说有什么用啊?倒是去做啊!集体去陛下面前跪着!告诉陛下不杀了我这个祸国殃民的王八蛋就不起来!你们以为我不想死?我也想死啊!” 

 黄子澄他们给气的首发抖,在他们看来,李暄这番真情流露,根本就是在阴阳怪气,在说反话,在嘲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