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李渊之忧

 听到封德彝的主意竟是派李世民去巴蜀募兵,李渊眼中不由闪过一丝失望之色。·齐\盛_晓.说+徃- +庚+歆~最,哙! 

 事实上,他早就想到这一点,因此早在唐朝刚夺取巴蜀不久,他便命留守巴蜀的侄子李孝恭在巴蜀一带招兵买马,扩充兵力。 

 可李孝恭在巴蜀一带忙活了一年多,只招募到了几千人,与李渊最初定下的目标相去甚远。 

 可大唐在巴蜀招兵之所以如此困难,并不是因为李孝恭办事不利,实在是因为巴蜀这个地方太特殊了。 

 自从杨广征伐高句丽不利,王簿在长白山率先起兵反叛朝廷之后,起义的风潮便迅速席卷天下,几乎到了无一州无一郡不反的地步。 

 可唯独巴蜀却是个例外。 

 面对天下此起彼伏的起义浪潮,巴蜀百姓却像是完全置身事外一般,依旧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任凭外面各路群雄打得你死我活。 

 只有一个叫冉安昌的蛮族首领趁机杀了巴东郡的地方官,据巴东一郡之地自立为王。 

 可冉安昌并没有任何图谋天下之心,在夺取整个巴东郡之后便停止了对外征战,安心在巴东郡做起了自己的土皇帝。 

 可饶是如此,当李渊听从次子李世民的提议,派次子李世民和侄儿李孝恭南下征伐巴蜀之时,这个冉安昌自知不是对手,便很痛快就归降了大唐。_咸.鱼¢墈~书, *哽′辛?最`全+ 

 李渊见冉安昌如此识时务,不仅封他为巴国公、信州刺史和夔州都督,还将宗室之女汉南县主许配给他。 

 冉安昌尚且如此,巴蜀其他郡县就更不用说了,唐军所到之处,皆是望风而降,大唐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夺得整个巴蜀之地,地盘和实力一时大涨。 

 可得到巴蜀之地容易,想要彻底收服巴蜀百姓的心却是极难。 

 当初李渊入主关中时,关中百姓之所以踊跃投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李家得到了关陇贵族的支持。 

 关陇几大家族在关中掌控着巨量的良田,只要他们每家拿出一小部分田地交给李渊,李渊便可以拿着这些田地在关中大肆招兵买马,迅速扩充实力。 

 可大唐在夺取巴蜀之地时,大唐己经立国,朝廷的高位几乎都被关陇贵族给垄断了,根本腾不出多少重要官职让给巴蜀一带的世家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