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母皇大人,您该退位了!(44)(第3页)

 同年冬,又一批商人靠着砸钱成功拿到几个皇商名额。 

 这次她们带走的不止有细盐,还有白糖,红糖,棉花种子,以及琉璃和玻璃饰品。 

 第三年春,土豆红薯等抗旱作物开始在凤国被大面积普及开来。 

 水泥路也在加工资等福利的条件下,提前全国竣工。 

 与此同时,各地书院建成,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开始陆续走进学堂。 

 各地水泥玻璃窗的房子也拔地而起…… 

 徐青竹巡视全凤国水泥马路的时候,看到了每一个地方的变化。 

 在繁城,又是一年雨季,接连半个月的倾盆大雨,让老百姓都只能待在家中。 

 徐青竹路过这里,因为大雨无法前行,便进了一户农家,给了十两银子借住。 

 这天晚上桌上的菜是鸡蛋汤,腊肉香肠和炒土豆片。 

 徐青竹和他们同吃了几天,知道这些菜并不是特意招待她的,而是她们平时就这么吃。 

 "大娘,最近一首下雨,你们没办法出去做工,家中存粮够吗?" 

 大娘眉眼带笑,好似没有任何烦恼。 

 她给徐青竹夹了一块腊肉香肠,语调轻快道:"司长放心,我们这两年的存粮很充足,日子可比前几年好过多了。" 

 "尤其是今年,我们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朝廷给我们修的水泥房子,粮食能存更久,而且连日下雨也不担心房子潮湿。" 

 "若是以前像这么大的雨,我们的房子怕是得冒雨修缮好几遍,一不小心就得被水冲垮了。" 

 这家人当初也警惕,担心徐青竹不是好人,不想让她暂住家中。 

 徐青竹无奈告知了身份,她们才留下她。 

 所以徐青竹一问这个问题,大娘就格外激动,一个劲说朝廷的好话,倒不是刻意拍马屁,而是真心话。 

 末了,大娘再次感叹:"自从这位女皇继位,我们老百姓的日子是一日比一日舒坦,如今我们才知道,原来那个位子不是谁坐都一样的。" 

 一句话说完大娘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急忙捂住嘴巴:"司长,草民……草民一时嘴快……" 

 徐青竹不在意的笑笑:"你说的,本就是实话。" 

 "当今,的确是位雄才伟略的女皇,这一点,百喙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