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对手的毒计,环保问题(第2页)

 

“领导您看,个体户执照,经营范围是废旧物资回收和综合利用。税务登记回执也在这。”

 

文件递过去,条理清晰。

 

“租赁合同。”

 

“在这里。”

 

“用工协议和工资表。”

 

“都在这儿。”孟远一一呈上,

 

“目前二十八个工人,都是临时协议,工资保证按时发。”

 

检查有条不紊,但孟远的心一直悬着。

 

他知道,重头戏在后面——环保!

 

果然,对方带着人,脚步不停,直奔那个刚刚封存的“贵金属提炼室”。

 

尽管门关着,一股若有若无的化学品气味,还是飘了出来。

王局鼻子动了动,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

 

他推开虚掩的门,看到里面简陋的反应槽、沉淀池,还有那条挖得歪歪扭扭的排放沟,脸色彻底沉了下去。

 

“这是什么?搞化学品生产?环评手续呢?”

 

来了!

 

孟远心头一紧,但脑子转得飞快。

 

他上前一步,挡在门口,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和“坦诚”:

 

“王局长您误会了!这不是生产车间,之前想搞点技术革新,尝试回收废电池里的金属,搞无害化处理。结果发现技术不成熟,有风险,意识到环保问题,我们自己就停了,主动封存了这里!”

 

他指着那些简陋的设备:“您看,条件差,但我们也不是完全不懂环保。”

 

“这些沉淀池、排气管,都是自己琢磨的,想尽量减少影响。我们是真心想搞好,绝不敢乱来污染环境啊!”

 

不等王局细究,孟远话锋一转,指向旁边那条正在运转的生产线:

 

“领导,我们现在的主要精力在这边!这条线是修复好的,专门处理废旧电池里的二氧化锰。”

 

“市电池厂您知道吧?他们一直为原料成本和废电池污染头疼,我们希望能提供点便宜、干净的替代品,也算是为咱们市里解决点实际问题。”

 

“还有那边,”他指向堆放整齐的紫铜锭,

 

“我们用电解法提纯废铜,供给县电线厂,也能帮他们减少,对高价进口铜的依赖不是?”

 

他语速不快,但条理清晰,句句不离“资源再生”“变废为宝”、“为大厂解决困难”“支持地方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