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洋机器?一份报告定乾坤(第2页)

 

这话像点着了引线。

 

“轰”一下,整个远新厂上上下下,那颗悬着的心,像被这台刚调试成功的德国光谱仪,打了一针鸡血!

 

接下来的日子,刚挂牌的“中心化验室”那几扇窗户,就没在半夜前暗下来过。

 

苏振华教授,花白的头发都好像重新泛起点乌黑,带着那几个刚毕业、眼里还带着点懵懂,但更多是兴奋的大学生,一头扎了进去,跟外面断了联系似的。

 

那本厚厚的德文操作手册,在他们手里就没合拢过,

 

没几天,书页边角就被翻得起了毛,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各种颜色的笔记。

 

“小李,这批废钢成分再核对一遍!”

 

“小张,熔炼炉那边的样品取过来了吗?快,上机!”

 

进熔炉前的每一车废铜烂铁,熔炼过程中从炉火里舀出的每一勺铁水,还有最终打上“远新”标签的成品钢材……

 

全都要仔仔细细取样,送到那台宝贝疙瘩前。

 

“滋啦——”

 

电极接触样品,迸发出一小簇幽蓝色的电火花。

 

这声音,在以前听着可能有点刺耳,但在化验室这群人听来,比过年放鞭炮还热闹,还安心!

一周,整整一周。

 

当第一份版式规整,数据详尽到小数点后三位,页脚盖着鲜红“远新实业中心化验室”公章的《产品材质分析报告》,从打印机里“咔哒咔哒”吐出来的时候——

 

苏教授扶了扶老花镜,小心翼翼拿起那还带着墨香和温度的纸张,像是捧着刚出生的娃娃。

 

报告抬头,“远新实业有限公司”几个大字沉稳有力。

 

最显眼的位置,一行加粗的字样格外醒目:

 

“德国进口高精度光谱仪检测”,旁边还配了个光谱仪的彩色小照片,透着一股子“咱这可是专业的,不服来辩”的牛气!

 

当秘书把这份报告,连同一块闪着金属光泽的样品,轻手轻脚放在孟远办公桌上时。

 

孟远没先看样品。

 

目光从公司抬头,一路向下,扫过那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化学成分百分比——

 

硅:0.231%,锰:1.502%,磷:0.018%……

 

清晰,精准!

 

最后,他的视线落在了报告末尾,苏振华教授那略带锋芒,却又一丝不苟的签名上。

 

孟远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