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上电视,成典范(第2页)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些细枝末节:

 

“不光是税收,银行那边听说了咱这牌子,之前卡着的贷款额度,今天也松口了,说可以追加!还有几个以前爱答不理的大厂子,最近也主动联系,想跟咱们谈合作呢!”

 

孟远嗯了一声,这些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金字招牌”的效应还在持续发酵。

 

没过几天,更大的彩头砸了下来。

 

新上任不久的刘书记——曾经的刘县长,因为招商引资和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刚刚高升——在全市经济工作大会上,直接把远新公司拎出来当典型猛夸:

 

“同志们,咱们市的远新公司,孟远这个年轻人,有胆识,有远见,更有社会责任感!”

 

“把没人要的垃圾变成了宝贝,这就是咱们要学习的年轻企业家典范!都学着点,要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路子!”

 

这话通过市电视台新闻一播,孟远和远新公司的名头,在本地更是如日中天。

 

他只是笑了笑,心里却门儿清:

 

名气大了,责任也大了,接下来的路,更要小心翼翼。

果然,就在孟远琢磨着如何利用这股东风,把项目往前再推一步时,市府办公室一个电话直接打到了他这里。

 

“孟厂长啊,我是市府小李。跟您说个事儿,您可得提前做好万全准备啊!”

 

电话那头小李的语气,带着压不住的兴奋和一丝丝紧张。

 

“李主任您好,您说。”孟远心里“咯噔”一下,预感这阵风,刮来的可能不止是机遇。

 

“省里!省里要来人了!一位主管工业和环保的周副省长,下周三,点名要来你们远新实地考察调研!”

 

“嘶——”孟远倒抽一口凉气。

 

副省长?亲自来?这阵仗未免也太大了!

 

这绝对是天上掉下来的巨大馅饼,但同时也可能是一块烫手山芋!

 

接住了,远新就能一步登天,在省里都挂上号;

 

接不住,或者稍有差池,之前所有的努力和积累起来的声誉,都可能受到影响!

 

“李主任,非常感谢您的及时通知!”

 

孟远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声音尽量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