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石油5巨头,达沃斯交锋(第2页)

他慢慢走上台,扫视全场。

\"刚才几位前辈的发言很精彩,让我想起一个故事。\"

全场安静下来。

\"1903年,莱特兄弟试飞成功后,《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说:人类要实现商业飞行,至少还需要1000年。\"

孟远顿了顿。

\"结果呢?16年后,人类就开通了第一条商业航线。\"

台下传来窃窃私语。

\"所以我今天不想讨论技术细节,只想请大家看一组数据。\"

大屏幕亮起。

\"这是我们在青海格尔木刚刚完成的项目——世界首个千兆瓦时级储能电站。\"

画面上,一望无际的储能设备在戈壁滩上整齐排列,如同未来城市。

\"装机容量1.2gwh,可以储存整个青海省12小时的用电量。\"

台下一片哗然。

范伯登的脸色变了。这个数据,比他们内部评估的还要恐怖。

\"更重要的是,“孟远话锋一转,”这个项目从立项到投产,只用了8个月。成本呢?\"
他伸出三根手指。

“只有传统抽水蓄能电站的30%。”

会场彻底炸了。

坐在前排的沙特能源部长悄悄拿出手机,开始发消息。

“各位担心安全问题?这个电站已经安全运行1000天,经历了青海最恶劣的风沙和极寒考验,零事故。\"

卡尔·冯·罗尔坐不住了,举手要求发言:

\"孟先生,一个项目不能说明什么,大规模推广需要完整的产业链支撑!\"

\"您说得对。“孟远点头,”所以我们同时在建的,还有新疆哈密的2gwh项目,内蒙古乌兰察布的1.5gwh项目,以及……\"

他故意停顿。

\"刚刚签约的沙特新城5gwh超级储能项目。\"

沙特能源部长愣了一下,随即意识到什么,赶紧点头配合。

其实合同昨天才敲定,但现在宣布,时机正好。

\"不可能!“

范伯登终于忍不住站起来,”这种规模的储能系统,光是电池管理一项,就是天文数字般的复杂度,你一家小公司怎么办得到?\"

\"您说得没错。“孟远从容不迫,”所以我们开发了'天枢'智能能源管理系统。\"

大屏幕切换画面。

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在三维空间中流动,每一个节点都在实时调整。

“0.1秒响应速度,可以管理100万个储能单元同时工作。这套系统,三个月后将正式在ieee立项为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