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从军行随笔道人

第157章 崔文浦之信(第2页)

 当然,国家会衰弱,士族也是同理,当今的宰相崔沆,虽然此人在历史上,声名不显,但是其却贡献了一个成语,沆瀣一气,从这个成语就可以知道,崔沆是一个什么样的货色。¨x^i¢a!o~s^h\u/o_c-h+i·..c\o\m^ 

 陈从进看完书信后,心中有些想笑,要不是杨权恩勒索,这个崔文浦怎么可能会给自己通风报信,居然还在信中吹嘘自己心怀大义。 

 不过,此人提供的方案,倒确实有几分成算,战争的目的,便是追求胜利,那就注定战争的双方,会无所不用其极,而作为敌方领军的主帅,那自然要先了解一番,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对杨权恩此人陈从进并不是太了解,因此,陈从进详细的询问这个汉子,希望从他口中,得知杨权恩的秉性,爱好,以及其对经略军的掌控力度。 

 而崔文浦此人,能把马行生意做的风生水起,也不仅仅是靠着博陵崔氏的名头,其自身,也颇有手腕。 

 从他挑选之人便可看出,这名信使,对陈从进的问题,那是侃侃而谈,显然是料熟于心。 

 经过长谈后,陈从进得知了以下消息,杨权恩,莫州长丰人氏,杨承荣之侄,此人性子温和,颇为好色,对兵事并不是特别上心。 

 按此人的说法,以杨权恩的性子,能下定决心勒索蓟州行商,掠财以起兵,这完全是因为杨承荣的旧部王传所鼓动的。 

 至于对经略军的掌控力度,这名信使,略有些迟疑的表示,经略军并不归心于杨权恩。 

 关于这些消息,陈从进并不能确定,不过,对此事也无需太过于纠结,战争,正常情况下,还是双方实力上的比拼,赌运气的情况比较少,当然,如果运气好到天降陨石的程度,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至于对经略军掌控薄弱,按常理来说,这是很有可能的,当然,也不排除杨权恩如此厚赏,经略军卒出于职业道德,拼死一战那也是可能的,想到这,陈从进让李丰先把这个信使带下去,随后急召诸将,当务之急,是要整顿军队,做好出征前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