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从军行随笔道人

第500章 长安旨意(第2页)




    当然,王处存也知道这事希望不大,但他还是派人过来,这说明,王处存自己也知道,仅靠他一人,是守不住义武的。



    王镕不敢在这个节点得罪陈从进,因此,拒绝了王处存的请求,但是,王镕还是给了王处存一个承诺,若是其避难成德,则王镕定保其无忧。



    而这,便是王镕的困境所在,他很聪慧,他知道陈从进的野心,也知道成德一定在陈从进的目标之中。



    只是王镕环顾四周,他没有援兵,朝廷已经是属于泥塑木雕,宣武又刚刚和天平,泰宁打了起来,三朱的同盟,简直比泡沫还要脆弱。



    他知道迟早有一天,危险会降临成德,但他在此刻,却对此毫无办法,出兵抵抗,那就注定要将全部的兵权授予一人。



    万一这个人得了兵权,笼络了军卒,说反,那可是马上就能反的。



    如今所有的大将都聚集在一起,互相牵制,互相制衡,对王镕而言,反而是最安全的选择。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王镕恐惧,若是大军驰援,结果兵败的话,那么陈从进一定会进攻成德,失败的后果,是王镕所无法承担的。



    王镕服软,并献上十万石粮,对如今占据渤海,河东的陈从进而言,十万石粮并不是什么极为珍贵的东西。



    但他献粮可以说是顺服的一种态度,换句话说,也就是服从性测试。



    ………………



    就在陈从进兵围定州安喜,筑夹墙,封锁安喜城之际,远在长安的朝廷,终于是对王处存下了一封诏书。



    这封诏书的内容,是有些出乎陈从进的意料之外,不,应该说是所有人都不曾料到的。



    当王处存上书言陈从进大军侵攻,他定然死守义武,大致意思便是城在臣在,城破臣死,无复他言。



    这封奏书在天子看来,就是忠臣的最后绝笔。



    王处存也知道朝廷艰难,因此,在奏疏中都没有请求朝廷出兵驰援,他上书的目的,只是告知朝廷,北方陈从进的势力,愈发壮大,再不加以制衡,必成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