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火箭回收技术测试?(第2页)

 用在火箭的可回收技术研究、测试方面,又还剩下几个钱? 

 这点钱能干嘛?! 

 就是把整个航天航空领域都拨款,全部用来做火箭可回收技术的测试,也不见得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成功。 

 科工集团做这方面的技术研发和测试,只是不想落后太多。 

 这方面的技术研发、测试费用,都是科工集团自家掏钱。 

 科工集团属于航天集团旗下,不是单纯的火箭公司……是一家庞大的军工企业:航天航空、防务装备、信息技术等领域都有广泛业务。 

 除了官方拨款之外,更多的资金还是自筹。 

 用在火箭可回收技术方面的资金,也不会太多。 

 像李易这样,每年百亿级别的资金砸下去,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沈杰看向李易的眼神,也是十分炽热啊!! 

 作为航天人,沈杰如果不是在科工担任总经理,可能也想跳槽到星海宇航公司去了! 

 用现在年轻人的说法:李易太壕了! 

 根本不差钱! 

 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加上不会过多插手公司发展,星海宇航公司还有众多航天航空领域的顶尖技术人员:未来可期! 

 “目前做的火箭可回收技术测试,还只是探索和摸索阶段……” 

 “不是我们不舍得投入,而是太贵了!” 

 “仅仅是这次测试的火箭,也大量使用到新材料……” 

 “要提升火箭的有效载荷,需要使用轻量化的材料。” 

 “火箭重复使用,对耐高温、耐冲击力、震动、腐蚀、强度、稳定性各方面要求极高!” 

 “每一种新材料,都是钱啊!!” 

 “此外,目前测试的火箭,也做了全新的设计和改进。” 

 毕竟是火箭的可重复使用,在设计方面就需要满足‘可重复使用’的便捷性、维修方面的高效性! 

 只能说,从火箭的新设计和改良、材料、新的控制各方面,都是钱堆出来的。 

 别看科工集团目前测试的火箭可回收技术,看似很简陋,可成本绝对不低,也是千万级别! 

 “这还是得益于李董公司的‘河图’带来的巨大变化……材料方面的基础研究项目取得了突破、控制系统、技术设计、研发、模拟!” 

 都离不开星海科技强大的‘河图’。 

 特别是材料领域。 

 得益于‘河图’的强大,大大减少了材料研发的各种中间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