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文治武功(第2页)
当下好言安抚道,“西弟别和这种粗人计较,西弟既是齐王,又享齐人之福,那是身份多么高贵,他尉迟敬德一个大老粗,哪里会懂西弟的福气呢?对不对?好啦,西弟,你先帮忙招呼那些大臣世家们,大哥还要做最周密的安排,倒没有功夫招呼你啦。”
“是,大哥”,齐王识趣的灰溜溜的走了。
..............................
太极宫,离夜宴开始还有一个时辰。?8+1!k*a~n*s!h′u+.·c¨o·m^
大唐皇帝李渊平静地抿了一口茶,神态安祥的看着裴寂,自从太原起事以来,他和几位宰辅庙堂谋划,配合默契,大唐江山就这样从他们手里面打下来了。
“你说朕的几个儿子怎么样?”
裴寂看了一眼封伦、??萧瑀、陈叔达,同样是同朝为臣,裴寂和李渊的关系可比他们密切多了,可以说是亦君亦友的关系。
“陛下,臣等怎好议论当朝太子和战功卓著的秦王,这不是为臣之道呀!”
“是呀是呀”几位宰辅一起附和着说道,似乎相当认同裴寂方才的话语。
李渊展颜一笑,“诸公都是我大唐宰辅,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天下事都可议得,何况朕之家事,今日不是议政事,只是闲聊家常,何来为臣之道,难道帝王贵胄就不能拉拉家常吗?这才不符合天伦纲常吧”。
李渊说这句话,一来是堵住这些宰辅会借帝王家没有家事这个说辞来相推,二来,帝王也是个父亲,也有做父亲的烦恼,这些宰辅在李渊看来,何尝不是他的亲朋密友呢,只是大家碍于君臣纲常,内心从来不承认罢了。
众宰辅面面相觑,这唐皇李渊的性子大家都知道,有时会比较感性,常常会逾越君臣间的隔阂,把帝王家的家事摆在台面上来讲,有时候很容易让人错觉,这大唐皇帝和普通百姓的家翁有什么区别,一样也会因为家中闲事烦恼忧心。
见到众宰辅不吭声,李渊知道这些宰辅顾忌什么,当下叹了口气说道“诸位不说也罢,只是朕这番心结不知找谁倾述,唉,朕心也是难耐啊...”
“陛下不必忧心,这家长里短人之常伦,做父亲的有牵绊也是一种人之常情,诸位不妨说说吧,算不得什么僭越”,裴寂说到这,向着李渊深深一辑,才继续讲道“陛下,不知玄真(裴寂)这话说的是否妥当,请陛下示之?”
“裴相国这话甚合朕意,言者无碍言者无碍,不算朝堂得失,哈哈”,李渊抚掌大笑道。
众宰辅这才锁眉顿展,不是说这些宰辅不愿说君皇家事,而是恐说的不中听惹得雷霆大怒,牵扯出什么事端,造成朝局动荡那就罪过了。但做为宰辅,为君皇解忧愁,是宰辅的道义,倒真不是说这些宰辅不敢说。
“要不裴相国先说”,李渊看出来了,这些个宰辅还是有些许顾忌,不愿轻易开口。
“喏”,裴寂准备起身行礼说话,李渊摆摆手,示意坐着说。
裴寂清了清嗓子,又各看了眼其他宰辅,这才说道“按理说太子仁孝聪敏,恭顺贤达治国有方,大唐在太子治理下政通人和,国力强盛,似乎长于治国理政,军政方面一路以来无多大建树,似乎非其所长。二郎秦王李世民叱咤风云,甘冒矢石,每战必奋勇争先,天下几无敌手,似乎长于军政,治国倒是未见其才,似乎不善于治国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