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法门寺外(第2页)

 “法师过誉了,我李世民虽有慧根,也是学习了前人的思想,我一首考虑要不要向父皇上个奏折,重开科举制度,效仿前朝开科取士,又恐隋炀帝的制度受群臣诟病,一首未敢造次。” 

 “秦王说的没错,就像这次开发长安城的决议,那些工部郞官们恃着是门阀世家,根本置朝廷利益不顾,也不管百姓死活,只要他们世家不得利,便横加阻拦,实在可恶。” 

 “有朝一日把他们统统都换掉”,李世民面色严峻的说道“只不过大唐初定,这些门阀世族也是出了大力的,此事还需缓图,况且一时之间也无法找到这么多人才代替,这也是我急于想劝父皇重启科举的原因,不然天下官员都出自门阀,天下势必被门阀摆弄,这大唐还想怎样兴盛?科举势在必行。~小^税′C·ms′ ,勉·废!粤_毒\” 

 “是的,后世对炀帝的科举制度虽褒贬不一,但科举选官不失为公平公正的办法,这一制度确实改变了社会,让寒门无士子成了过去式,可以让更多的有能力的人能够为国为民,贡献他们的力量。” 

 “后世?褒贬不一?”李世民和玄奘法师听的有点古怪,这前朝也没过去几年呀,怎么就后世了。 

 哈小维一愣,自知说漏嘴了,赶紧改口道“秦王讲的好,前朝的炀帝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治国的得失,我们要吸其精华,去其糟粕,好的就继承下来,不好的便纠正过去,朝政上要有自我纠错与监督功能,这才能够长治久安,权力这东西必须得到有效的制约,选官便是重中之重了。” 

 “哈少这话说的至为道理,我也正有此意,科举制度考举贤能,这个要坚定的办下去。为了让开办的学府培养的人才有用武之地,科举就是考察他们的一项制度,等过个两年,我会向父皇重提开科举,这些新建的学府就是为了以后的科举服务的,哈少认为如何?” 

 “秦王高瞻远瞩,这样做既能培养各类社会人才,又能为国选才,可谓一举两得呀,啊不,是一举三得”。 

 李世民被哈小维的话逗笑了“为什么是一举三得?” 

 “还有一得是周边的学区房好卖了,工部更有钱了,这不是三得吗?” 

 “哈哈...”李世民想了想,还真是哈,一旦科举火爆,个个想从政当官,那还不是洛阳纸贵,忍不住也哈哈大笑起来。 

 一说到钱,圆大头顿时来了精神,也跟着笑的很欢畅,很嚣张。 

 李世民也就注意到了。 

 “看看我们的工部大行台笑的那么欢,定是工程进度不错,是吧?圆大行台”,李世民侧着脸向着圆大头问道。 

 见秦王问到自己,圆大头顿时神气起来,终于轮到他表演了,圆大头用一大口龙井茶水润了润喉咙,这才大声讲道“秦王,洛长高速马路己经修通了大半,各作坊的厂房也己进度到了六七成,5000套的房舍基本骨架己完成,预计年内就可完工出售,长安给水工程完成进度85%,你看,法轮寺喝的水就是由泾水引过来的,清澈甘甜,以前用的是渭水,渭水浑浊,己经改道城外的农田灌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