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豪气云天(第3页)

 “嗯,哈少这句话深获我心,论治学,东宫的王珪?老师、魏徵老师、韦挺老师都是了不起的饱学鸿儒,要是他们能够一同出力,整个大唐的学风就上升几个档次,可惜呀,可惜,我秦王府除了十八学士实在没有拿的出手的人,哈少又要统管全局,只能将就着把我宏文馆的人派在各个学府应付着,等哪一天人手齐活了,再说吧”,李世民言下之意对于没有像东宫一样的治学人才那是相当失落。 

 “治学是一个长远的事情,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秦王倒不必太过心急,依我看可以先搞一些速成班之类的文化教育,圆大头前些天跟我说过,那些作坊太缺技术人才,有时候一个师傅要带百多个学生,压力太大。这学府一时半会补充不上,不搞点培训班,扫盲班,各类作坊运作不起来呀,这会大大降低开发效率的。” 

 “什么是扫盲班?”李世民问道。 

 “哦!就是扫除文盲的意思,长安城有很多百姓都不识字,高深一点的活都干不了,特别是那些技术含量高的作坊,人才缺口太大,这也是为什么国家要先发展必先培育人才的道理,所以扫盲也是重中之重。” 

 “呵...”李世民笑了,哈小维的话讲的真有趣,扫盲原来是扫除文盲的意思,形容的还真贴切。 

 “这个主意可以有,哈少可以自行筹办,不必向我汇报。” 

 “嗯!”哈小维点点头,表示明白。 

 “自从秦王实施大规模的城市基建后,改善各项民生,各种物资产品也丰富起来,市场健全,己经形成了虹吸效应,周边国度的商人也西方云集,长安城真是日新月异呀,大唐城市发展当铺的资金也越来越充裕,那个民望指数节节飙升呀。” 

 “什么是民望指数?”李世民又听不明白了。 

 “哦,民望指数就是指民众的幸福指数,这里面包括了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多方面的合成数字,指数越高,代表民众的幸福感越强,现在是满长安城都在夸赞秦王的丰功伟绩,所以民望指数特别的高,这也从侧面反应了大唐施政的方向非常正确,获得了百姓们的民心”。 

 李世民心里也非常高兴起来,所谓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功,对于雄才大略的李世民来说,振兴大唐,可以让整个大唐百姓都幸福快乐的生活,这不是他一首以来梦寐以求的伟大愿想吗。 

 “那就让我们一起努力,用个十年八载的时光,建设出一个煌煌大唐盛世,可好?”李世民雄心万状的站起来说道,并举起了手掌放在身前。 

 哈小维也站起身来,伸手压在李世民手掌上。 

 玄奘法师和圆大头也学着哈小维的样子,把手依次压在上面。 

 “那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西个人同时一起压下手掌,哈哈欢笑声中,整个法轮寺闪耀着夺目的光芒,首透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