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巾帼须眉(第2页)

 李渊大为满意,对着齐王说道“元吉练的兵,古之名将也不过如此,军容整肃对民秋毫无犯,实在是大唐第一等的精兵,好、好、好”,李渊实在是不吝啬对齐王府长林兵的喜爱,连夸了三个好字。 

 齐王这一下得意了,长林兵是他一手带出来的,有多少战力他一清二楚,兼且齐王自视甚高,早就把长林兵当成了大唐第一等的兵马,所以听到父皇的夸奖,齐王虽然口中向着父皇谦逊一两句,但其实内心中早就藐视天下了,甚至觉得二哥秦王的玄甲军在他长林兵面前也是不堪一击。^x¢7.0!0+t¢x?t′.,c-o`m′ 

 太子在观礼台的下一层,没和李渊和众宰辅一起,自打阅兵仪式开始,太子手心就捏了一把汗,纵使内心镇定自若,但出于对小雯君的特别关心,还是会有患得患失的忐忑煎熬。 

 太子之所以甘冒煎熬,让小雯君做为阅兵主将,是因为他也是藏有私心的,不然,大可派齐王做为主将阅兵,自己亲自上阵也行,都不会有这些烦忧,但拼了所有风险也要派小雯君主持阅兵,除了内心认定小雯君的能力可以让此次阅兵完美谢幕之外,太子最主要的目地是想让小雯君尽可能多的在父皇面前受到认可,尽可能多的让小雯君在大唐百姓面前得到认可,爱一个人不是想得到她,而是想为她付出自己的所有,太子太想给小雯君一个太子妃的名分,没有得到父皇的首肯,没有大唐百姓的喜爱,那肯定是行不通的。 

 “这个主持阅兵

的小丫头实在是了不起呀!阅兵虽非战阵,但各方调度那也是大将级别的,如此调度有序场面壮观,朕必须赞叹一句‘巾帼不让须眉’,当初宫中那场《秦王破阵舞》就蔚为壮观,可惜因为军情紧急没全部演下去,朕至今还觉得遗憾,看了这场阅兵礼,朕无憾矣。” 

 太子听到父皇对小雯君的褒奖,内心欢喜到要爆,这比父皇夸奖自己一万遍还要来的开心,自己苦心经营的目地终于达到某个节点,心下当然是喜不自甚。 

 “陛下所言可谓真知灼见,此女是上天送给太子和大唐的福将,依臣看,太子慧眼识人,军政全才,是陛下之福,大唐社稷之福,苍生之福啊!” 

 “难得封相公如此夸奖别人,看来这场阅兵礼是着实打动了封相公。” 

 “没错,微臣认为这场阅兵礼绝不仅仅只是一场阅兵,更是一场大唐百姓对大唐归属认知的洗礼,从此大唐百姓将对炎黄子孙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上下一心同欲者胜,这才是这场阅兵礼所表示的真正意义,爱大唐就是爱自己,保大唐就是保家乡。” 

 “太子的苦心真是令人敬佩。” 

 “嗯,古之周公尹伊也不过如此吧!” 

 “可比兴周八百年的姜太公”。 

 众宰辅对着太子又是一番的夸赞,李渊摸着下颌长须喜笑颜开,众宰辅的话并非虚言,太子监国以来,大唐国力蒸蒸日上,大唐百姓也安居乐业,眼见盛世将启,李渊如何不喜,而对于这个大郞,李渊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太子仁孝爱民,只有他在,皇室李家才会一路和睦的走下去,才不会出现手足相残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