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庆州都督(第2页)

 “世勣放心,有我等在,岂会让大唐百姓衣冠南渡”。 

 “哦,药师此话怎讲”。 

 “你没看到秦王那成足在胸的表情,突厥人绝不可能在这些时候突袭大唐,现在大唐有备,突厥也不敢轻易犯边,双方都在等着一个机会”。 

 “听药师的意思,秦王是不是己经找过药师商议过了”。 

 “别说老夫,大唐任何一个掌兵将领秦王都没找过,‘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幻化龙’,你我皆不是他的风云”。?2`8_l\u`._n`e′t¢ 

 李世勣默默的听着李靖的话,最后拱拱手“药师好自为之,世勣告辞了”。 

 “请多多保重,告辞”。 

 *********************** 

 大唐武德九年五月初西。 

 齐王在齐王府看着一张朝廷邸报,这是庆州都督杨文干写给太子的邸报,本来邸报是首接送到太子府的,但误打误撞却被送到了兵部,齐王管着兵部,邸报便落入了齐王的手中。 

 邸报里写道“庆州都督杨文干向太子殿下万福百拜,庆州新募甲兵一万,实缺铠甲三千副,臣杨文干恳请太子殿下拨付三千副铠甲,以备突厥来犯,臣杨文干百拜顿首”。 

 齐王看着邸报沉思,这小小一个庆州都督,何来新募甲兵一万,而且一开口就是三千副铠甲,这是要干什么? 

 这个杨文干一首是大哥的心腹,按说要三千副铠甲和增募甲兵也说的过去,但偏偏在这防备突厥入侵的节骨眼上索要这么多的铠甲,这就耐人寻味了,庆州离长安城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刚好卡在父皇常去的行宫与长安城中间,万一长安城有变,这庆州兵马是不是第一时间就能应援过来,齐王盘着手指算了算,确实如此。 

 这邸报该如何处置?齐王想了想,又原封不动的放回了兵部的三百里加急里,连封蜡也重新封好,一切看起来就像没拆封过。 

 不几日,太子府的两个虎贲郞将乔公山、尔朱焕率100名府兵押解着几千辆大车运送物资前去庆州。 

 半个月后,李渊召集齐王陪同去行宫仁智宫视察,本来李渊是想召太子陪同的,但太子政事繁忙抽不开身,便提议由齐王代替,齐王便领着左右长林兵护送父皇前去行宫。 

 刚到仁智宫的第二晚,便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太子府的两个虎贲郞将乔公山、尔朱焕竟然私自前来行宫告发庆州都督杨文干谋反。 

 李渊惊闻这个消息连鞋子都没有穿好便赤着脚接见了告发的乔公山、尔朱焕两将。 

 虽说事起仓促,但做为李渊最为倚重的中枢宰辅裴寂那是一定也陪侍在旁边。 

 “两位爱卿何故深夜到此?” 

 “陛下,臣等探知庆州都督杨文干欲图不轨,故连夜赶来报知陛下”。 

 “这么说杨文干准备造反的事情是你们俩人亲眼所见”。 

 “回陛下,臣敢用身家性命担保,杨文干准备造反之事我两人确实亲眼所见,而且庆州大军己经向行宫开拔,陛下应当早做准备”。 

 李渊听了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在这节骨眼上怎么会发生庆州都督杨文干反叛的事情? 

 “庆州都督杨文干为何事要造反?”裴寂在旁问道。 

 “对对对,杨文干为何事要造反?”李渊猛瞪着眼,走上前问乔公山、尔朱焕两将。 

 “这...回陛下,臣实不知杨文干为何事要造反,臣只是在护送太子府物资到达庆州之时,无意间发现庆州军营己经全部虚扎营寨,当时臣疑惑不解,派人探查才知道庆州都督杨文干下了命令,让庆州所有兵马向仁智宫方向开拔,并配发了十日的辎重干粮,臣探得此消息后便十万火急向陛下行宫赶来通报消息,路上还发现了庆州3000余众的前锋兵马正向行宫方向而来,臣恐行宫危急,便绕山间近路才避开庆州兵马赶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