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折柳送别(第2页)

 “师弟深信,入高郡公麾下,必有一席之地。” 

 崔孝宽仍觉可惜,忍不住劝说:“师弟,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依我看来,齐国公坐拥关中,此为帝王之基,有望一统天下。” 

 “师弟纵然不愿投靠于他,亦可去剑南道,投效蜀王张常逊,抑或河东道、赵王刘竞成,河南道魏王窦至德。`咸*鱼+墈.书′蛧′ .追*罪¨芯·章~結′” 

 “天下英雄,何其之多,师弟怎能明珠暗投?” 

 徐晏清摇头失笑:“师兄此言差矣。” 

 “张常逊偏安一隅之辈,胸无大志,不过冢中枯骨。” 

 “刘竞成残暴不仁,有眼无珠,必然身死族灭。” 

 “窦至德虽有仁名,却无谋少断,亦非明主。” 

 “这些人,不过显赫一时,迟早为王前驱,算什么英雄?” 

 崔孝宽慨然一叹:“我素来知晓,师弟远见卓识,颇有识人之明。” 

 “这番言论,可谓真知灼见。” 

 “师弟既然瞧不上他们,不如随我同往长安,由我引荐,必能得齐国公看重,一展抱负。” 

 徐晏清断然摇头:“师兄美意,师弟心领,然而,我心意己决,不可逆转。” 

 崔孝宽微微叹息,两人同窗苦读数年,彼此各知性情,明白劝说不得,便也不再多言。 

 转而扬起笑意:“从今往后,你我师兄弟二人,各为其主。” 

 “师弟可不要顾念同门之谊,便手下留情。” 

 “师兄放心,师弟必倾尽全力。”徐晏清郑重道。 

 “我走了。”崔孝宽点头一笑,“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就此别过。” 

 徐晏清拱手道:“师兄慢走!” 

 崔孝宽翻身上马,带着数个侍卫,扬鞭而去。 

 徐晏清望着他的背影,伫立片刻,便也踏上行程。 

 唯有滚滚宁河水,默默注视远行人。 

 …… 

 兰州,金城。 

 高府之中,高楷正升堂议事。 

 “唐检,这三月以来,奉宸司潜入京畿、山南西、剑南三道,可有什么收获?” 

 唐检拱手道:“主上,奉宸司探知,京畿道,齐国公董澄,数月以来厉兵秣马,颇有征伐之兆。” 

 “哦?”高楷好奇道,“不知他兵锋所指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