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气急攻心(第3页)

 “再率领大军,围攻梁泉,夺取黄花。” 

 “平定凤州。” 

 徐晏清拱手道:“郡公,我自入麾下,却并无寸功,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前去说服两当县令来投。” 

 “略尽绵薄之力。” 

 高楷点头:“你既有此心,大可一试。” 

 “治玄,你率五千兵卒,与晏清同去。” 

 “是!”徐晏清、段治玄二人领命。 

 至于河池县,县令战死,守卒空虚,待大军兵临城下,当即开门投降。 

 高楷率领文武,暂且于城中驻扎。 

 三日之后,两当传来捷报,县令献城归降。 

 高楷大喜,封徐晏清为司兵、参军事,下令起兵,前往两当驻扎。 

 又派奉宸司探听军情,厉兵秣马,准备攻取梁泉。 

 …… 

 话分两头,且说山南西道,洋州。 

 治所兴道城外,宣威将军裴行基勒马伫立,远见城中一片汪洋,军民嘶喊哀嚎不由笑道。 

 “崔记室果然妙计,一举拿下兴道。” 

 “如今,黄金县,洋源县,西乡县,华阳县,再加上这兴道县,洋州拢共五县,皆己平定。” 

 “洋州尽在掌控之中。” 

 “这一切,皆仰赖崔记室筹谋之功。” 

 “将军谬赞了。”身侧,一峨冠博带的郎君谦逊道,“卑职愧不敢当。” 

 这人正是崔孝宽。 

 裴行基摇头:“崔记室不必自谦,我岂是不能容人之人。” 

 “我军不到半月,便夺取洋州,你当居首功,我必上禀齐公。” 

 崔孝宽拱手道:“那便谢过将军美意了。” 

 裴行基蓦然问道:“我有一事不明,还请崔记室解惑。” 

 崔孝宽面色平淡:“将军但说无妨。” 

 “崔记室如何得知,这洋州刺史王庸,会坐视我等掘汉水?” 

 “王庸正如其名,一介庸才。”崔孝宽侃侃而谈。 

 “我命兵卒,于壕沟外填河造堤,便是为了迷惑他。” 

 “他只见护城河堤水浅,远不能淹没兴道,便放松警惕。” 

 “却不见我己提前派人,于汉水上游,截断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