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星星之火(第2页)

 高楷颔首:“他有多少兵马?” 

 “不过五千之数。”唐检回言。 

 “以五千兵马,迎战我等两万大军,若要得胜,必得奇谋妙计。”高楷笑了笑,“不知这郑琦会使什么招数?” 

 杨烨轻摇羽扇:“无论什么招数,皆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优′品¨晓?税_惘` \已^发\布¨嶵?欣~漳\截`” 

 “依微臣愚见,十有八九是火攻。” 

 “哦?”高楷笑道,“何以见得?” 

 杨烨娓娓道来:“敌寡我众,人和在我;我等位于上游,不便水淹,地利亦然在我。” 

 “这深秋时节,天干物燥,我等又恰巧来到这芦苇丛,乃是火攻绝佳之地。” 

 “郑琦若想以少胜多,必然倚仗这天时。” 

 高楷抚掌大笑:“杨烨所言,乃真知灼见。” 

 唐检神色一凝:“主上,既如此,万不可深入芦苇丛中。” 

 “这是自然。”高楷点了点头,转而问起一事,“前往宣汉之路,除却此地,可有其他道路?” 

 “只有一条小道。”唐检回言,“不过,这小道位于崇山峻岭之中,蜿蜒迂回,又有虎豹蛇虫,极难行走。” 

 杨烨思绪一转:“主上可是打算,从这小道袭取宣汉?” 

 高楷微微颔首,若能攻下宣汉,断郑琦后路,或可一战平定通州。 

 夏侯敬德瓮声道:“主上,我愿为先锋,攻取宣汉。” 

 他自幼往来琵琶山,不惧崎岖险峻之途。 

 “好,那便有劳敬德一行。”高楷点头,“攻克宣汉之后,莫要大张旗鼓。” 

 “等郑琦败军回返,可设伏兵,一举将他擒拿。” 

 “遵令!”夏侯敬德领命而去。 

 芦苇丛另一头,十里外,通州刺史郑琦正率军扎营。 

 “报!”一员斥候翻身下马,“刺史,前头发现高楷大军踪迹,正往芦苇丛中来。” 

 “好!”郑琦喜上眉梢,“再探,若有异动,即刻来报。” 

 “是!” 

 身侧,别驾顾彦辉赞道:“刺史算无遗策,高楷果然率军前来此地。” 

 郑琦抚须一笑:“这芦苇丛,便是高楷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