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不拘一格(第3页)

 领头胡商满脸肉疼,掏出袖囊,倒出一串串铜钱,便有小卒接过,盘点一番。 

 待确认无误,老吏便在文书上写下一个“听”字,示意放行。 

 胡商们本来多准备一贯铜钱,用以贿赂,没想到,这老吏不假辞色,分文不取。 

 登时,一个个满脸惊奇,驱赶着骆驼迈入城门。 

 封长卿思索片刻:“莫非,为了这税钱?” 

 “正是!”凌霄子颔首,“商贾虽然锱铢必较,浑身铜臭,却不可或缺。” 

 “若无这些税钱,充实府库,高郡公哪来的钱财,打造甲胄、辎重,封赏群臣,安抚民心。” 

 封长卿不赞同道:“高郡公为西道之主,麾下数百万军民,怎能与商贾一般见识,钻营钱财?” 

 凌霄子笑道:“儒家经典,或可修身。” 

 “但要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论如何,少不了钱财之用。” 

 “据贫道所知,自从高郡公攻取剑南道,便大开商路,以往寸锦寸金的蜀锦,销往各处,流通至京畿道、山南东道、都畿道,乃至于河南道、河北道、江南诸道。” 

 “不光商贾们赚得盆满钵满,民众也因此获利,积累几分家财,改善生计。” 

 “甚至,关中、中原、江南诸道铜钱都贬值不少。” 

 封长卿满脸惊奇:“道长如何知晓商贾之事?” 

 凌霄子淡声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世间万物,皆有道理,只是少有人去关注罢了。” 

 封长卿心中惊叹,然而,任由他绞尽脑汁,也参不透这商贾之道。 

 凌霄子笑了笑,并未多说。 

 过不多久,两人来到南门口,城门监瞥了两人一眼,查验过文书、度牒,便点头放行。 

 两人踏入外城,迎面便是一条西通八达的长街。 

 这长街横贯东西,纵横南北,相当于整座南郑城的“中轴线”。 

 两侧,遍植槐树,每一里约莫三十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