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深明大义(第2页)
高楷环顾西周,地面上,一个个竹筐,盛满新鲜蔬菜,一尊尊米缸里,一粒粒粟米澄黄满溢。
一时间,竟觉眼眶湿润。
连忙劝慰道:“尔等生计艰难,养活一家老小本就不易,不必如此多礼。”
“快拿回去,给家中孩童添些吃食。”
老丈执意不肯:“明公兴义军,除恶人,做下这么多好事。′秒~璋~节?小\税.网+ ^已`发¢布_醉_新~章?洁?”
“我等承受恩惠,怎能不知报答?”
盛情难却,高楷只能收下。
与一众父老叙话良久,他温言道:“此地兵燹将起,流矢难避,你们还是尽快归家,以免遭受不测。”
“是!”众人连忙应下。
待其等走远,高楷嘱咐道:“唐检,将诸位父老乡亲所在县、乡一一登记,待来日,开仓放粮,接济贫苦。”
“遵令!”
“另外,免除雍州百姓兵役、徭役。”高楷继续说道。
徐晏清赞叹不己:“主上实在仁德!”
高楷笑了笑,转而看向一众豪绅:“军中纪律严明,战时不得沾酒,尔等还是将美酒带回去吧。”
领头一位相貌儒雅,气度不凡的中年郎君诚恳道:“是我等思虑不周,这便带回!”
“这些肉食衣物,为一点心意,还望秦国公莫要推辞。”
高楷看他一眼,暗自惊讶:这人头顶青气弥漫,红光飘洒,显然出身大族,受先祖余荫。
“既如此,我便却之不恭了。”
物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送物资者安心。
果然,这人面露笑意:“秦国公不愧是天下英主。”
说着,让一众家族子侄上前拜见。
这些人中,倒有不少气运不凡者。
高楷环顾一圈,挥手让众人起身,朗声道:“尔等既然弃暗投明,我自当赏赐。”
于是,在每一族中,择气运上佳者,封为文林郎、陪戎校尉等文武散官。
“谢秦国公!”众人大喜过望。
高楷笑道:“眼下兵荒马乱之时,为免冲撞,尔等尽快归
乡去吧。”
“是!”
崔皓心中暗赞:主上世事洞明,人情练达。
文林郎、陪戎校尉只是散官,并无实权,却惠而不费,一举拉拢众多豪族,更招揽族中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