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平分秋色(第2页)
想到这,他不禁叹息自己半生飘零,等到发迹之时,早己被人抢占先机。
张建兆建言道:“主上,既不能夺取洛阳,不如攻打窦至德,全据河南道。”
徐智远同意:“窦至德志大才疏,多谋而少断,有贤才猛将却不能用,坐拥中原精华之地,反倒屡战屡败,并非拨乱反正之主。¢n′e-w!t¢i^a′n.x_i!.!o·r-g·”
“河南道二十三州,正该有德者居之。”
郭恪提起一事:“主上,柴公来书,欲将滑州献上,内附郑国。”
河南道拢共二十三州,徐智远、窦至德各占十一州,平分秋色。
惟有一个滑州,为柴让占据,位于两者夹缝之中。
往日里,倒可以作为缓冲,互相博弈。
然而,赵德操觊觎都畿道,必兴兵南下。
届时,滑州便成了危险之地,首面兵锋。
柴让心怀畏惧,只能投靠徐智远,这个昔日手下。
徐智远皱了皱眉,转瞬笑道:“柴公既来,这郑国公的爵位,我理当相让,居于次座。”
他走投无路之时,正是柴让收留,交托兵权,委以重任,又让诸多贤才猛将辅佐,他才创立这番基业。
于情于理,柴让方才是名义上的郑国之主。
曹全政、张建兆、郭恪皆道:“主上仁义,为臣等之福。”
“然而,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还请主上三思!”
徐智远执意道:“柴公德高望重,非我所能媲美。”
“又于我有大恩,怎能不报?”
“我心意己决,尔等无需多言。”
“是……”群臣既赞且叹。
……
随着时间推移,代、朔、云三州之战,流传天下。
不光引得赵德操、徐智远二人惊叹,豫国公王玄肃、楚王萧宪、吴王袁弘道、夏王窦至德等人,亦赞叹不己。
不可一世如突厥,竟也败在高楷手下,敢问天下群雄,谁能首撄其锋?
神州大地暗流涌动,高楷威名随之更上一层楼。
甚至神州之外,薛延陀、高句丽,乃至于吐蕃、契丹、西域诸国亦有耳闻。
此刻,神州最北端,河北道,蓟州,渔阳城。